首页 > 古典文学 > 偏见的本质 > 第10章 认知过程

第10章 认知过程(2/2)

目录

但是同样不幸的是,大自然也没有留下暗示,告诉我们哪些属性是基本的,哪些属性只是偶然发生的,还有哪些属性是完全荒唐的。在我们看来,所有属性似乎都能成立。然而导致与现实产生落差的是,我们通常无法察觉到哪些构成分类的群组特性是j曲线分布上的,哪些是稀有零差,而哪些是纯属虚构的。然而,在心理层面,这些属性对我们的意义都是同等的,即使这在逻辑上并行不通。

如今,显而易见的是,一些类别比其他类别更为灵活(更容许差异)。在描述僵化的类别时,波斯曼(postan)提出了“垄断”的说法。8 这些类别是如此强大和僵化,以至于它们的属性不会有任何变更,与此相矛盾的所有依据都会被排斥。在我们的脑海中,通向这一类别的修改路径是关闭的。并且,这些类别还能不断得到细微的、虚构的依据的“证实”。个体会选择并解释他所见所闻中能够加强这一垄断类别的证据。一名坚定的反犹太主义者会排斥或削弱对犹太人有利的事实(作为一种例外),并乐于接受任何对犹太人不利的小细节,以证实自己的观点。

并不是所有类别都具备这样的特性。有些类别是灵活并尊重差异的。很多人都发现,他们对一个群体了解得越多,他们就越不可能形成垄断类别。举个例子,大部分美国人都知道,有关美国人的“假说”在实际生活中并不适用。例如,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是拜金主义者、聒噪的或粗俗的。但也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是友善好客的。另一方面,对我们不太熟悉的欧洲人,常将我们视作一个具备所有这些特质的整体。

当我们在进行分类中,试图将该分类进行修改或细分时,我们称其为类别差别化 。

与类别差别化相反的是刻板印象。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了解类别差别化:

我认识很多天主教徒。起初,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认为他们全都是无知迷信的人,他们的社会地位与智力水平远低于我。我对天主教会不屑一顾,也从不和信天主教的孩子一起玩耍,我甚至不在有“天主教”背景的商场内购物。如今,我了解到天主教徒之间只有少数的共同点。他们都会有特定的符合天主教信仰的做法。但随着我对他们的深入了解,我意识到除了这些有限的共通之处,天主教徒是多种多样的。我不能在我的观念中将拥有同一种宗教信仰的群体视作完全相同的个体。我发现,天主教徒中低收入人群、城市居民、外国人所占的比例比在新教徒中更高。我也发现很多教徒更愿意上教会学校,而不是公立学校。但是除此之外,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与别的群体都近乎一致。所以,只在特定的一些少数方面,我才会将天主教徒视作一个整体。

最少努力原则

通常而言,垄断类别比差别化的类别更容易形成,也更容易为人所持有。即使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从某些方面的经验中学到了保持批判的、开明的态度的重要性,然而,我们在另一些方面中,往往会掉入最少努力定律的陷阱之中。9 医生不会相信关节炎和蛇咬伤的偏方,或阿司匹林妙用等而摒弃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在政治、社会保障或墨西哥人的问题上,他可能会受到过度分类的影响。生命短暂,我们无法一一辨明所有的概念,我们需要捷径。当某一汽车品牌满足了我对购车的需求,我往往不会再去深入了解其他的品牌。我的生活因此得到简化,并更有效率。这一原则也适用于群体事务上。

并非所有的过度简化都是负面的。我可能会认为所有的瑞典人都是整洁、诚实、勤奋的。我可能会以这种偏爱的视角看待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当然,我的生活经验可能会证实我对瑞典人的看法,他们中的一些人的确拥有这些特质)。我们没有细化或辨别这些分类的原因是为了简化生活。我们将群体中的所有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处理,假定他们拥有相同的特质,比起我们一个个去了解这些成员,这要简单得多。

我们在群体分类中遵循最少努力原则所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发展出了“本质信念”。每一个犹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犹太人特质”。“东方人的灵魂”“黑人血统”“希特勒的雅利安主义”“美国人的独特天赋”“法国人的逻辑”“拉丁人的激情”——这些都是本质信念。 无论好坏,它们都是被某个群体所独有的神秘魔法,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其中。吉卜林(kiplg)在以下的诗句中所展现出的本质信念,也许可以解释他为何坚信亚洲与非洲的土壤与劳力适合被英国殖民。

你们这些刚被逮住、郁郁寡欢的人们,

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孩子。

吉卜林的思维方式在当时大大简化了他自己,以及许多接受了这一思想的英国人的生活。这一思想使得他们不必去适应殖民主义与其个人信念之间的差异,也无须思考复杂的伦理。近年来,大英帝国的解体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因于吉卜林式的错误,他使大量人口形成了一种缺乏类别化分类的思维方式。垄断类别在当下可能是可行的,但长远来看,势必会带来灾难。

最少努力原则的最终体现是在两极化的(o-vaed)判断之中。

四到十岁之间的小男孩大概都会有一个习惯,他每天都会问他的父亲很多问题。比如说当广播或电视里报道了一条新闻,他就会问“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由于缺少自己的判断标准,他希望父母能够就每一件事情给出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出这位小男孩现在所处的阶段。毕竟,将所有周遭事物都纳入“好”或“坏”这两种类别的诱惑是巨大的。这大大地简化了我们为适应生活所需的努力。同样地,这样的简化也适用于其他两极化的命题:所有的事都有一个正确的做法和一个错误的做法;所有的女性都是纯洁的,或者都是恶毒的;黑白之间不存在灰色地带。

在第5章中我们提到,排挤一个外群体的人往往会倾向于排斥所有的外群体。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两极化思维。内群体是好的,外群体是坏的。就是那么简单。

偏见人格中的认知动力学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研究在偏见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广义地说,持有偏见者与宽容者之间的认知过程存在差异。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偏见,不可能也不仅仅只针对某个特定群体;而更有可能是对他所处环境的反映。

一方面,研究表明,持有偏见的人通常会采取两极化的判断方式。他思考一切本质、规则、伦理、性别时都将其一分为二,自然而然地,他在思考一个民族群体时也会将其纳入非黑即白的框架之中。

另一方面,持有偏见的人会很不适应差别化的分类模式。他们更偏好垄断分类的思维模式。所以,他的思维习惯是僵硬的。他不会轻易改变自己固有的推断方式——无论这种推断是否与眼下的人类群体本身有关。他需要明确的判断,不能忍受任何的模糊性。当他形成自己的分类后,他就不再寻求和强调该类别真正的“基本属性”了。同时,他赋予了许多“嘈杂”的属性与基本属性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第25章中,我们将讨论“偏见人格”,并更详细地阐述这些发现。我们将读到偏见的动力学,认知的动力学,情绪的动力学是如何构建一个单一、统一的人格的。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第27章中,我们将研究“宽容人格”,拥有这一人格的人们在认知过程中能容纳更多细分的类别,更能够容忍模糊性,更易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习惯性地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垄断分类。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只存在这样两类人格(这也是不正确的两极化思维)。偏见人格和宽容人格中也能够被细分出不同的程度。我们也并不是说不存在混合了偏见人格和宽容人格的个体,而是我们在讨论偏见时,不能脱离个体的整体认知过程和生活方式。

结 论

本章连同第2章共同介绍了基础心理学中的认知过程。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相似的、共同发生或被一并提起的印象,尤其是被贴上相同的标签的印象(见下一章),很容易被分到相同的类别(泛化、概念)之中。

所有的分类都包含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它们就像森林中的小路,划出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虽然当这一分类方式无法再很好地为我们服务之后,我们会依照经验对其进行修改。但是,根据最少努力原则,只要这些分类已经对我们达成目标起到了正向的作用,我们依旧会倾向于坚持早期的粗略分类。

通常来说,我们会尽可能将所有信息都简化到同一分类之中。

我们排斥变更我们的分类。将与分类不符者称作“例外”这个借口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维持当下的分类(参照)。

类别能够帮助我们识别一个新的对象或个体,并使我们以先入为主的眼光看待它(他)的行为。

由于类别可能囊括了知识(真理)、错误的想法,以及感情色彩,所以类别也可能反映出思维方式是指向性的,还是自闭的。

当事实依据与类别属性冲突时,事实可能会被扭曲(通过选择、强调、解释),以维持我们的分类。

一个理性的分类应该围绕着对象的基本属性而展开。但是,类别中不重要的、“嘈杂的”属性削弱了类别与外部现实的对应关系。

种族偏见是将一群人归于同一种类别属性,而不是基于他们的基本特性。这种分类方式中存在各种“嘈杂”属性,并导致了将分类下的个体作为一个群体所进行的蔑视行为。

当我们思考因果关系,尤其是为我们自己所遇到的挫折和困境寻找原因时,我们倾向于将其归咎于人的错误之上。我们找到导致失败的替罪羊,而这个替罪羊通常是少数群体。

我们很容易接受两极化判断所形成的分类,尤其是那些孰是孰非的分类,这常会限制我们对民族群体的思考。

在所有经验类别的领域中都会形成偏见,偏见人格的思维方式是垄断的、不加辨别的、两极化的、顽固的。一般来说,宽容人格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反的特质。

参考文献

1 a adler understandg huan nature new york: perabooks, 1949, 46

2 j s bruner and l postan an approach to cial perception, chapter 10 w dennis (ed), current trends cial psychology pittsburgh: univ of pittsburgh press, 1948

3 e g alherbe race attitudes and education hornlé lecture, 1946, johannesburg: stitute of race retions

4 froer , june 15, 1942

5 g hu new york: dodd, ad, 1948 see al chapter 2, footnote 2

6 s b sells,未发表的研究。see al “the aty , 1936, no 200

7 fritz heider的以下实验说明了,即使是看待像线条运动这样的非个人模式时,我们仍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将其拟人化,见fritz heider,cial perception and phenoical review , 1944, 51, 358-874。看着线条在一个简短的电影演示中移动,几乎所有的被试都讲出了一个机械移动的线条似乎代表的某种人类故事。对观察者来说,移动的线条和几何图形似乎代表着一个个有动机的人,他们彼此间有互动。

8 l postnition j h rohrer and y at the crossroads , new york harper, 1951

9 对“最少努力原则”的详细解释见g k zipe, hue: addin-wesley, 1949。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