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不是低调是淡定(清穿) > 115、弘历的心结

115、弘历的心结(2/2)

目录

“放心,额娘既然敢说就不怕你皇阿玛知道!”终是不忍看他担惊受怕的样子,书怡开口安慰道“不过,你要把你心里想得告诉额娘,不然额娘就是想帮你也无从下手不是”

“!!!”弘历震惊的看着对他直眨眼睛的书怡,半天,呐呐的道“额娘,是真的么您要帮儿子”

“傻孩子”书怡抿嘴一笑“你是额娘心头的肉,额娘不帮你帮谁实话告诉你吧,你皇阿玛心里也是顶疼你的,不过,你还小,有些事情想不通也是应该的,但是你要记住额娘的话,凡事都要用心去体会”

“儿子知道皇阿玛疼我,可是他更疼六弟!连娴儿都说,福惠才是皇阿玛最疼的人”说着,弘历瘪了瘪嘴巴

书怡好气又好笑的看着他,“紫娴那个小丫头片子的话你也信”

“可是皇阿玛确实是那样做得!而且近日朝臣都在谈论储君到底会是谁,六弟的呼声最高,其次就是三哥了,按照以往,皇阿玛早就禁止他们言论了,可是这遭偏偏什么都没说,倒像是故意纵容他们”

起身,书怡在房内走了两圈,她确信自己的儿子会坐上皇位,然而她同样也看到了胤g是如何宠爱福惠的,那样的态度,别说是年纪尚轻的弘历,就连自己这个通晓未来的人有时都疑惑不已,不过她什么都没有问胤g,虽然他们两人已经和好,然,福惠这个名字一直都被书怡当成禁忌存放在心里,轻易不肯去触碰的!

“弘历,你皇阿玛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大可放心,额娘保证福惠不会是皇位继承人”

弘历眨巴了一下眼睛,犹自不信的说“额娘为何这样肯定,六弟他的出身比儿子高贵,而且此刻他又由皇后娘娘抚养….”

“你不信额娘”没等他说完,书怡的杏眸瞪圆看着他问道

“当然不是,只是….”弘历偷偷斜眼瞄了一下书怡,他担心从未涉及过朝事的她大意,将事情看得太简单,就像齐妃娘娘一样,想起齐妃,弘历在心里冷哼不已,前段日子他出于眷恋亲情,出言劝说弘时改改作风,不要学昔日的八叔那样拉拢大臣,拉帮结派!谁知凑巧被经过的齐妃听到了,很是将自己臭骂了一顿,说什么自己黑心眼,眼红弘时的地位,想下绊子拉倒弘时等等,真真是妇人之见,与皇阿玛相处了几十年居然还不明白皇阿玛最嫉恨拉帮结派,尤其讨厌八叔虚伪的作风,活该弘时倒大霉,哼!

说起来弘历此时也仅16岁,虽然行事比起弘昼弘时等人要稳妥许多,但终究还是年轻而且气盛,而这些在有人拒绝他的好意时显露的就更加明显了!

书怡抬手轻拍弘历的肩膀,也不在意他没说完的那些话,只是语重心长的道“虽然平日额娘在宫里不大出去走动,但是后宫乃至前朝的事情,额娘都一清二楚,放心吧,有额娘给你看着呢,该是你的,谁都抢不走”

一番话轻松的打消了弘历的担忧,他很是放心的松了口气,抱着书怡的腰撒娇道“额娘对儿子真是太好了!”

书怡爱怜的抚摸着他的发顶,柔声道“只要你立志做个好皇帝,别让额娘还有天下百姓寒了心就成”

“儿子发誓,定会做一个像皇玛法那样的好皇帝”

书怡默然,康熙确实是个好皇帝,然而他在垂暮之年为了给自己留个好名声,纵容手下的大臣贪婪成性,以致国库空虚,吏治腐败,最后还是胤g被迫无奈,大刀阔斧的狠狠整顿了一番吏治才扭转了局面,然,他凶残暴虐的恶名也随之上身了

让自己的儿子像康熙那样做个‘仁帝’究竟对不对书怡在这个问题上反复纠结,她知道清朝从乾隆中期开始就在走下坡路了,可是造成这个结果的不是乾隆本人而是这个社会性质,英国此时应该已经开始工业革命了吧与之相比起步晚了几十年的清朝即使不是弘历做皇帝也会面临着被推翻的命运吧

这样想着,书怡将目光重新放到自己的儿子身上,毕竟是自己的骨肉,自然希望他得到最好的

弘历看着许久不说话的书怡,不解的问“额娘在想什么”

书怡回神,掩饰的一笑道“弘历啊,你皇阿玛此生一恨兄弟相争,二恨收买人心,你在朝堂上处事要格外注意,一心一意帮着你皇阿玛做事即可,其他的念头就不要多想,还是那句话,该是你的,谁都抢不走”

“儿子明白”弘历心领神会道“额娘,日前儿子曾劝过三哥与大臣们不要过往从密,可是他完全不听儿子的劝告,您若有机会见到他,再提点提点他吧,毕竟是自家兄长,儿子不忍他走上绝路”

书怡讶异的看了他一眼,欣慰的点点头,看来,弘历对兄弟间的情谊看得很重,伸手拍拍他的小脸“好额娘会劝他的”

当日,胤g一气之下将弘时过继给了允t,父子之情彻底断裂,然,那弘时也是个倔脾气,死活不肯承认自己错了,现在又频频与大臣们交好,看样子倒有点想篡位的苗子,以胤g的个性怎么会轻饶他,说不得还是要多劝劝他们父子二人罢

然而,就在书怡思考着怎样解除他们父子之间嫌隙的时候,胤g先下手了,他圈禁了弘时并在朝堂上狠狠的训诫了一番,借此敲打那些被弘时拉拢的大臣,一时间朝堂上又风起云涌

就在所有人还没有从这一巨变中番醒时,又传来了弘时猝死在自家府里的消息

霎时,风云俱变。

人们都在猜测是不是胤g对亲生子下了毒手,继而联想到他登基时太后病薨以及继位后他的残暴手段,胤g篡位这一谣言便在民间不胫而走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