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女生 > 明夷于飞 > 章节66:昆仑躬行拳

章节66:昆仑躬行拳(2/2)

目录

香茅子本能的想伸手去抓,却抓了一个空。

要不是空气中隐隐有一股燃烧的味道,她甚至会怀疑自己看错了。

“你,你在干嘛”身后传来一声颤抖又震惊的声音。

香茅子回头,只见水合小郡王正脸色惨白的看着自己,手里还拎着一个小小的食盒。

香茅子此刻特别开心,就问他,“你看到了你看到我画的燃火符没有”

水合小郡王却似见了鬼一般,“你,你在画符”

香茅子高兴,又有点骄傲。她点点头,“嗯,是燃火符。”

水合却死命的摇头,“不对,不对我一定在做梦。快醒过来,醒过来!”

香茅子见他跟中邪了一样,就蓦地伸手,用力掐住他的脸蛋,使劲一掐。

“啊!!!!!!”水合大吼起来,眼睛里迅速的浮现出泪珠,他憋着眼泪,一脚就踹了过来。

香茅子早有准备,岂能让他踢到,灵活的一扭身,“哈哈哈,痛不痛。如果痛了,就不是做梦啊。”

水合揉着自己的脸颊,气得跟什么似的,“你个疯丫头,男女授受不亲,懂不懂我的脸啊啊啊啊啊,好痛啊。”

香茅子心情好的不得了,她双手并拢向上翻转高举,做了一个拉抻的动作,很是窈窕轻快。

水合这才晃过神,“你刚刚做了什么”

香茅子回他,“不是跟你说过了嘛,我在学习画符啊,是燃火符。”

水合又开始用力摇头,“这怎么可能!”

香茅子歪头,“什么不可能”

水合盯着她看了半响,觉得她不是故意假装的,才说,“我们还没有引气入体,又怎么可能画符。”

香茅子是个彻头彻尾的土鳖,根本不知道引气入体和画符之间的关系,她瞪圆了眼睛看着水合,一副无知懵懂的样子。

水合见她真的不明白,只能给她掰着手指头细说,“修行是有规律的。我们先要有测体质,要有灵根才能修行,对吧”

香茅子点头。

“那么有了灵根,就要感受天地灵气。将天地灵气跟灵根呼应,引气入体,淬筋伐髓,这是第二步,对吧”

香茅子摇头。

然后她见水合的眉毛立起来,连忙说,“你继续,我摇头不是说不对哈,我是不知道。”

水合觉得心口很塞,为什么他每次跟这个死丫头说话都有一种想吐血的感觉。

“当引气入体,淬筋伐髓之后,才是感应天地灵气学习符箓、炼丹和其他的仙家法术。我们迄今都没有开始引气入体,只是刚刚进入修行之门,你怎么可能会画符!”

香茅子自己也不清楚,她挠头,一脸无辜的看着水合。

水合看见她那一脸蠢样,闭着眼睛深呼吸了几下,这才想起自己手里拿的东西,又开始讨厌起自己:干嘛要多管闲事!

他郁闷的把手里的食盒往香茅子身上一丢,“给你!”

说完转身就走。

香茅子接过来,就只见水合又大力的“啪”的一声把门摔上了。香茅子觉得,水合上辈子八成是被门夹死的,不然怎么跟门那么大仇。

低头打开手里的食盒,里面是一份今天的晚餐。想来水合也在食堂看见她的糗事,特意好心给她带了一份。

香茅子抱着食盒,微笑着对水合禁闭的房门大声说,“谢谢你呀!”

水合没搭理她,估计在自己房间里继续生气。

回到房间快速的吃完饭盒,然后洗干净。香茅子开始按照计划给吞吞写符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炸了炉子的缘故,香茅子发现自己写燃火符要比润水符的成功率高很多。

写燃火符,每三张就可以成功一次。

写润水符,却是每七张才能成一张。

香茅子使大力,也只写了四张出来。吞吞倒是不挑,“嗷唔”一口一个。

香茅子喂完它,笑着刮了刮它的小鼻子。因为体力太过疲惫,放下笔她就倒到床上就昏睡过去。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爬起来,先用冷水洗脸洗澡,又给吞吞写了三张符喂它。香茅子在墙上贴了一张纸,打了横竖共几百个格子,每个格子里写上日期。然后在日期下面画正字。

她打算每天都给吞吞写十张符,怕自己记不住,就用这个办法。

今天早上,就写了一个“下”,这是三张的意思。中午回来继续。

出门去演武场集合,她还特意出门去叫了水合顺便还食盒。水合接过食盒,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对香茅子爱搭不理的。

香茅子才不会计较,他这副臭脸简直跟叫辛茂起床一模一样。香茅子有经验,不用理他,过一会就好了。

如今的同学们都不会迟到了,大家都提前在演武场站好到自己的位置列队等候。不过今天跟以往不同,徐师宣布,从今天开始要教授他们一套锻体拳法,“昆仑躬行拳”。

“这套拳法,乃是昆仑入门的拳法,共分十式,三十招。有淬体易筋之功效,你们要认真学习。”徐师说。

大家应是。

于是,徐师开始讲解第一式,“拜山”。

“双手合拢,举手心向天,拢气入体,鞠躬向地,以谢天地之德行。提肩送手,视若猿守;双足微分,坐如虎踞……”

随着徐师缓缓的声音,大家跟着徐师亦步亦趋的练习着入门的身法。

此刻,朝阳自东方喷薄而出,将远方的云瑶峰映照成一片金色的山脉,晨岚如白色牛奶一般在演武场轻轻盘旋。

一群青衣童子们,整齐有序的抱拳推手、步若游鱼,吸纳天地之精华,锤炼身体之根本,乃修行之始也。

“哈!”

“呀!”

在云溪峰下,演武场上,一直回荡着清脆而饱满的呼和之声。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