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府试(2/2)
府试第一场考四书义两道,每道限二百字以上;五经义一道,限三百字以上,三道题共计不得超过八百字。
等衙役扛着牌灯展示考题的时候,赵彦扫了一眼之后突然一乐,县试时以为李知州考‘苟日新’之语,结果考的是‘大学之道’,岂料如今阴差阳错,这府试时第一道四书义的题目竟然就是那道‘苟日新’,看来自己运气还真是不错。
为这‘苟日新’,赵彦之前可是费尽了心思才写好了一篇八股文,如今正好拿来用。
第二道四书义的题目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至于五经义的题目,因为赵彦的本经是《易经》,故而题目也摘自其中,是‘《坤》元亨,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赵彦没理这两道题目,而是先将‘苟日新’的八股文端正的抄到了草稿纸上,然后才开始看第二道四书义的题目。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到死而名声不被别人称颂,君子引以为恨,说简单点就是怕自己生前死后籍籍无名。
题目既然有了,按照八股文的定义来看,就要先破题,也就是先给文章立下中心思想。
赵彦已然将后世的三观与此时人们的三观融会贯通,看问题的角度要比其他人更为全面,在他看来,这句话的核心就是一个‘名’字。
所谓人生在世,唯名利二字,为了一个“名”字,白了多少少年头,流了多少英雄泪。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这是《离骚》中三闾大夫屈原的恐惧。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精神安慰。
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桓温这句话则已经把对‘名’的追求推向了极端,而后世又有多少人在切实实践着
通读儒家典籍后可知,‘令广誉施于身’,儒家并非不重名,并非不喜欢名,只是反对声闻过情、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罢了。
追求名,是人之常情,不应当指责,但是如果追求的是一时之名,则殊为可恨,所以儒家推崇的是追求千秋万世之名,名留青史是也。
赵彦也不知自己思考了多久,既然思路已经理顺了,那便要开始破题了。
“无后世之名,圣人之所忧也”,这就是代圣人立言。
把这句话做为中心思想后,赵彦继续‘承题’写道:“夫一时之名,不必有也,后世之名,不可无也。故君子不求名,而又不得不疾乎此。”
洋洋洒洒将文章写完后,赵彦前后过了两遍,觉得颇为满意,便将其与第一篇文章一并抄录到了正卷上。
誊抄完毕后,赵彦舒展了一下腰背,此时正在状态,便继续凝神细思那道五经义的题目。
县试时《易经》的题目是损卦,此次府试则是坤卦,按字面意思解释为:大吉大利,龙在旷野上争斗,血流了遍地。
这句话并未全卦,看起来类似于明中期以后的‘截搭题’,不过只有截,没有搭,对于赵彦来说的话,倒是没有多少难度,略微费了些心思便已写就。
因为第一道四书义文章比别人省了不少时间,等赵彦写完所有文章后,也不过是午时末,桌案上杂役送来的饭食尚还温热。
草草吃了几口难以下咽的饭食后,又喝了几口清水,赵彦将文章仔细检查一遍,确认没有疏漏错误之处,便闭目养神,等过了一会儿见有人交卷,随即拉响了身侧的小铃铛。
听到铃音响起,有两名小吏拿着白纸、浆糊与考匣走了过来,确认赵彦是交卷后,便手脚麻利的将卷名糊住,随后将考卷放入了考匣之中。
等了好一会儿才凑够了人数,方始放排出了龙门,考试前众人已说好,考完试后无需等待其他人,只径自先回客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