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编舟记 > 第四章 01

第四章 01(2/2)

目录

岸边慎重地对比着马缔写的“揃”和“揃”两个字。

“正体字的‘月’不是两横而是斜着的两点呢……”

这么说来,记得校对人也曾对northern bck的稿子提出订正汉字的指示。不过对时尚杂志而言,重要的是刊登商品的色调是否通过印刷准确呈现出来,店铺等信息是否准确。岸边从没考虑过校对人的指示意在何处,也一直都不知道那是对字体的修订指示。

“手写的时候,写成两横的‘揃’就可以了,”说罢,马缔再次把目光聚焦回书上,“这里所说的正体字,并非误字的反义词,而是指印刷用的正统字体。辞典上使用的汉字,均以正体字印刷。虽说如此,《常用汉字表》和《人名汉字附录》中的汉字却使用新字体。”

什么表来着?又是个陌生的单词。总之,岸边明白了一点——编纂辞典要遵循细致入微的规则,连一个汉字都必须谨慎对待。

我能干得了吗?岸边觉得有些眩晕。也许是刚才硬抽了一张纸的缘故,桌上的纸堆失去了平衡,一股脑儿地崩塌下来盖住了马缔的手。

岸边连打了五个喷嚏。虽然很想擤鼻子,但要在这间办公室里找到面巾纸,估计得花上不少时间。

为了确保自己的空间,岸边决定在打开自己的箱子之前,先着手打扫整顿辞典编辑部。

本以为进入七月的现在不会有口罩出售,但由于近来不分季节地爆发新型流感,公司附近的便利店也能买到不织布口罩。

买了工作用手套,重叠戴上两层口罩,岸边开始了大扫除。马缔提出帮忙,但岸边郑重地回绝了。虽然刚刚见面稍显失礼,但马缔看样子也帮不上什么忙。

马缔乖乖地退回自己的座位,面向办公桌继续工作。他抱着那本象形文字的书,不停地做着笔记,也不知究竟做着什么工作。岸边装作不经意地偷瞄了一眼,看到笔记上用日语草草地写着“王的鸟飞向夜空”等字句。难道他真的能看懂象形文字吗?

大扫除比想象中有意义。

岸边把书本、校样和文件一一分门别类,摆放到大桌子上。整理得差不多的时候,岸边请马缔判断哪些可以丢弃。然后,把书放回陈列资料的书架上,把文件装订好放进办公用品柜,废弃的纸张用绳子绑好放到走廊。

需要保管的校样最劳神。为编一本辞典,从一校到五校,校样要在编辑部和印刷厂之间往返五次。编辑部对校样进行修正之后返还给印刷厂,修正版印好后再由印刷厂交给编辑部进行确认。这样的工序要反复进行五次。

若是杂志,只要没什么问题,只需要确认一校这一次便可,一般说来顶多也就到二校为止。于是看到盖有“五校”印章的校样,岸边不由得大吃一惊。校样交由印刷厂付印,自然不可能免费。编纂辞典真是耗时、费力又花钱的大工程呐!

在眼前堆砌成山的似乎是汉和辞典《字玄》修订版的校样。从三校到五校的校样零零散散地混杂在一起,尤其需要注意。岸边按校对次数把校样分类,再按页码排序整理放好。因为校样叠起来太厚,岸边只好按页数适当地分成几份用夹子固定。

几乎耗尽了调动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也只清扫了桌子周围。没整理完的《字玄》校样还堆在工作台上。

即便如此办公室也清爽了许多,而且岸边也实际看到了辞典编辑在校样上做了怎样的修正。

突然有了劲头,岸边打开了装着自己物品的纸箱,把自己的文具、文件夹以及电脑等用品放到离马缔最远的办公桌上。比起大扫除,自己的行李一下子就整理好了。岸边是一见房间脏乱便会坐立不安的类型,所以也一直留意把私人物品控制在最小限度。“我们差不多该动身去店里了,”刚过五点半,马缔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哇!好整洁啊!”

他环视着编辑部内,一个劲儿地点头。

“参考书籍也都收回到原本的架子上了。”

“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担任图书委员,所以大致明白书的位置。如果放错了地方,请告诉我。”

岸边摘下口罩,有些害羞又颇为自豪地回答。一不小心就忘我地收拾起来,早上特意卷好的头发,也因为汗水而塌了下来。难得奢侈一把,专门量身定做的高级套装,也沾满灰尘。

“岸边小姐,你很适合编辞典的工作呢。”马缔钦佩地说道。

岸边慌忙摆了摆手,说:

“怎么可能!我连正体字都不知道,以前校稿也基本都是拜托校对人。”

“这些事从现在开始学就好,”马缔微笑着说,“杂志和辞典的工作重点本来就不同。如果叫我检查时尚杂志的彩色校样,我也会不知所措。”

“我哪个方面适合编辞典呢?”

为了找回一点儿自信,岸边索性向马缔发问。

“你能十分巧妙地把东西收回到正确位置。”

“咦?!”

受到认可的竟是收拾打扫的能力,岸边有些失望。既然要肯定,也该肯定个像样点的能力吧。

不说别的,这个编辑部既然聚集了适合编辞典的人才,为什么物品还会四处散乱呢?这难道不奇怪吗?

仿佛察觉到了岸边的疑惑,马缔面带困窘地笑着说:

“其实平时不像现在这么乱的。因为《字玄》的修订刚一结束,马上就开始编起了《索科布大百科》,所以这段时间忙得天翻地覆。”

第一次听到有人口头上说“天翻地覆”这个词。岸边一下没反应过来,呆住了。不对,马缔刚才好像说了一个比“天翻地覆”更加奇异的词语。

“索科布?”

岸边鹦鹉学舌般地重复了一遍,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的,索科布,”马缔歪着头看着岸边,“你不知道吗?”

如果是指《索科特·布斯塔》,简称“索科布”,岸边当然知道。这是在小朋友中间极具人气的游戏,还改编成了动画片。故事讲述了十岁的少年索科特·布斯塔巡游宇宙,访问形形色色的星球,并与各种各样的生物成为朋友。

在游戏中登场的外星生物形态各异,有的可爱有的怪异,而且色彩鲜艳。有的外星生物甚至比主人公索科特·布斯塔更受欢迎。就连既没玩过游戏也没看过动画的岸边,都能认出两三个角色。

索科布与辞典编辑部到底有什么关联呢?岸边很想一问究竟,然而马缔检查完燃气和电源之后,向隔壁资料室的佐佐木打了声招呼,迅速走出副楼。

梅雨季还没结束。在大楼照明和汽车前灯映照下的灰色云层笼罩在神保町上空。在佐佐木的催促下,岸边也追着马缔走了出去。马缔快步走下地铁站口的台阶。

马缔并没有告诉岸边欢迎会在哪里举行,也不像是在带路的样子,只是一味地按自己的步调,朝着不知在何处的目的地前进着。这种状况下根本顾不上好奇“索科布”了,若不是有佐佐木在,岸边差点就迷了路。

她观察着马缔的背影,白衬衫上还套着黑色袖套,竟然这副打扮出门,真叫人难以置信。他到底怎么看待时尚和自己的仪表啊?一定根本就没往心里去吧!岸边叹了口气。对了,他的西装外套放哪儿去了?忘在编辑部了吗?

“他总是那样。”

仿佛听到了岸边的心声,走在旁边的佐佐木说道。

换乘了一次地铁,大约十分钟之后到达了神乐坂。若是northern bck的编辑,一定会嫌换乘麻烦,反正又可以报销,自然会搭出租车了。是因为辞典编辑部没什么经费呢,还是压根儿就没想过乘出租车呢?马缔和佐佐木没有丝毫不满,十分自然地在地铁里摇晃,在车站里上下阶梯。马缔拎着沉甸甸的黑色提包。出公司之前,他往包里塞了好多书。上班时就一直读着象形文字的书,看样子回到家还要继续。

难以置信。岸边再次叹了口气。

穿行在神乐坂错综复杂的小巷里,最后来到坐落在狭窄石板路尽头的一座古旧小楼前。屋檐下装着四四方方的门灯,洒下温暖的橙色光芒,灯上写着“月之隐”三个字。

拉开格子门,厨师打扮的青年彬彬有礼地上前迎接。三人在玄关的水泥地上脱了鞋。

进了玄关便来到铺木地板的房间,约摸十五张榻榻米大小,左边是原木吧台,吧台前摆着五把木椅,另外还有四张可供四人入座的餐桌。已经有八成的席位被填满了,有招待客户的上班族,也有像是自由职业者的年轻男女。

“欢迎光临!”

从吧台内侧打招呼的是一位女厨师,看起来大约四十岁左右。黑发束在脑后,明眸皓齿。

辞典编辑部一行人跟着青年走上玄关右边的楼梯。二楼是八张榻榻米大的日式房间,简朴的壁龛里装饰着溲疏花。除此之外,便只有隔着走廊的洗手间和店员休息室。

矮餐桌边坐着两位男士。

“这位是主编松本老师,这位是特聘编辑荒木先生。”

在马缔介绍时,岸边递上名片致以问候。松本老师是一位瘦得跟棍子似的老人,头顶光溜溜的。荒木看起来比松本老师年纪小一些,表情中带着几分固执。

领路的青年记下众人点的饮料,去了一楼。不一会儿,他又端着瓶装啤酒、酒壶和下酒小菜回来了。手掌大小的容器里盛着腌海带比目鱼,海带的鲜味渗透到刺身里,风味绝佳,一入口便立刻有了食欲。

岸边的欢迎会和乐融融地进行着。大家相互添满啤酒,松本老师慢悠悠地自斟自饮着日本酒,荒木则给岸边解开了索科布之谜。

“辞典以及百科全书一类,都由辞典编辑部负责,这是玄武书房的惯例。所以,《索科布大百科》也是由马缔一手编纂的。”

“主任又是凡事较真的人,可费了不少功夫啊!”佐佐木接过了话茬,“就算跟他说‘这本大百科的目的只是向小孩子介绍登场的外星生物而已’,他也充耳不闻,追根究底地向动画和游戏的制作公司发问,比如‘佩克珀星人的平均体重以地球重力换算的话是几公斤呢?’‘请详细说明阿沃姆星的阶级制度。另外,以心灵感应的方式对话,具体是如何进行的呢?是大脑之间传送语言沟通呢,还是以影像和音乐的方式传达呢?还有,贵族以外的平民是与地球人一样开口说话,可以这样理解吗?’……举不胜举。问得对方只好举白旗投降,干脆回复:‘这些细节请马缔先生决定就好,我们以后就遵循你的设定去做。’”

“我还是头一次听到佐佐木讲这么多话呢,”松本老师既钦佩又惊讶地摇着头说,“辅助马缔真是相当辛苦啊!”

荒木则向佐佐木投去同情的目光。

岸边惊得瞪大了眼。只不过是一本面向儿童的动画角色大百科而已,马缔的投入程度简直异常。

为什么连辞典的“辞”字都不会写的我会被调动到辞典编辑部呢?岸边暗自思忖。难不成我是被派来给马缔当“保姆”的吗?这么说来也算合情合理。若是没有人一直从旁监视,马缔一定会只顾着编辞典,而把成本抛之脑后吧。

“不过,托各位的福,《索科布大百科》大受好评,”马缔开心地说,“辞典编辑部也很有面子。”

“长期以来都被冷眼相待,这下总算是能全力投入编辑《大渡海》了,”荒木在矮桌上紧握双拳,“而且还有岸边小姐加入。”

“《大渡海》?”

看到岸边不解地歪着头,松本老师解释道:“《大渡海》是我们殷切期盼着早日出版的国语辞典。提出计划以来,已经过了十三年吧。”

“十三年?!”岸边大吃一惊,“过了十三年还没有出版吗?那这期间都在做什么啊?”

“是啊,比如修订其他辞典啦,编《索科布大百科》之类的……”

马缔慢悠悠地回答。

“马缔还结了婚,可别忘了。”

“是啊是啊,简直就是个奇迹嘛。”

被松本老师和荒木从旁揶揄,马缔羞涩地笑了起来。

岸边惊诧得已经不知该从何处问起了。怎么看马缔都不像是成功人士,居然结婚了?我和男朋友分手了,这个大叔却成家了!这世界到底有多不公平啊。不对不对,重点不在这里。不管怎样,花十三年编一本辞典,未免也太夸张了。

“这也是无可奈何,”佐佐木一边吃鲷鱼刺身,一边说道,“因为出版社的决策屡屡打断《大渡海》的编纂工作,只好推迟了。”

“如果编出一本畅销的好辞典,收益也会相当可观,无奈的是这工作太不起眼。出版社难免会去追求眼前显而易见的利益,而编辞典这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的工作,很难得到理解。”

荒木喝干了啤酒,正好青年店员端来爽口小吃,便趁机又加了几个菜。小吃是凉拌鸡胸肉,佐以白葱丝和榨菜,并撒上少许胡椒提味。口感清爽,配上胡椒恰到好处的辣味,更让人酒不释手了。与其说是小吃,更像是一道佐酒的菜肴。或许因为辞典编辑部这群人吃喝的势头太猛,上菜的速度已经快赶不上了。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