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六里庄遗事 > 卷第六

卷第六(2/2)

目录

那时候周如麻还没瞎,眼瞅着师父刚唱了几句,就有嫩绿的小草苗从冻土里挤挣着钻出来听唐瞎子唱曲,等唐瞎子唱完,又缩回土里去。

277

冯有道有一天忽然要去长安城,说是要去看一个老朋友。他说他这老朋友叫葛春风,从小一起长大的,但十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聊文学艺术什么的聊急眼了,吵起来了,后来就再也没见过。冯有道跟沈三变说,之所以要去找葛春风,是因为自己想了几十年,终于想明白当年那次聊天,确实是葛春风说得有道理。

冯有道还说,葛春风家附近有一家卖乌梅饼的,特别好吃,这次去了一定要再买点尝尝。石胖子说,那老冯你也给我们带点儿来呗。冯有道说,其实细想想也没那么好吃。

278

冯有道是清晨出发,到傍晚就回来了。石胖子问他见到葛春风没有,他说见到了。石胖子问吃到乌梅饼没有,他说吃到了。石胖子问乌梅饼好吃不好吃,他说好吃。石胖子问乌梅饼是什么味儿的,他说是你一辈子吃不到的那么个味儿的。

279

冯有道去长安城那天其实没见到葛春风。他找到了葛春风家,但见到的是葛春风的侄子。葛春风的侄子也没见过葛春风——那侄子说,听说自己这叔叔活到二十三岁那年就死了。

卖乌梅饼的铺子,这侄子听都没听说过。

280

那天回六里庄的路上冯有道想,自己早该死了。好玩的人都死了,好玩的东西都死了,好玩的一切都死了,自己又那么老,活着做什么。不过冯有道可能确实是太老了,所以后来这些念头,他又都给忘了。

281

金道士有一回被人请去外地抓鬼,出发前他来找石胖子,说想要几首诗。

石胖子说要什么诗?金道士说,就你平时写的诗,那些作品,给我用纸抄点儿,我带着。石胖子说你不是去抓鬼吗你带这个干什么呢?金道士说,我拿你这诗吓鬼用。

282

刘美丽九岁那年,有一次,在学堂里让几个大同学给打了一顿。挨打的原因是背书背得好。其实刘美丽已经故意背错了好几句,结果还是挨了揍。

不敢让家里人知道,可裤子给扯烂了,回家奶奶就看见了。奶奶问:裤子怎么破了?刘美丽说:让狗咬的。奶奶说:狗咬的?多大的狗?刘美丽说:两个十二,一个十三,还有一个十岁的。

283

第二天早上,刘美丽的爸爸刘遥远跟刘美丽一起去的学堂。刘美丽不想让他去,刘遥远说没事,爸去了跟你们学堂的裴先生说说,先生想必是讲理的。

到了学堂,进了门,刘遥远瞧见学堂的裴先生正被几个学生脱了中衣绑在门框上逼着学猫叫。那几个学生说你是谁?你找谁?刘遥远说没事儿没事儿你们忙你们的别理我我就是上厕所路过。

284

自称是上厕所路过儿子学堂的刘遥远被那几个学生给打了。对,就那几个,两个十二,一个十三,还有一个十岁的。刘遥远的裤子也给扯破了。逃跑的时候被门槛绊倒,还把小腿给磕破了一大块儿,不紧不慢地流着血。刘美丽搀着他,俩人沉默着,慢慢地往家走。谁也不说话。快到家了,刘遥远说:美丽,一会儿见你奶奶,你就说爸爸是让狗给咬了。刘美丽说:好。然后,又沉默。

又走了一会儿,刘美丽说:爸,你别着急,我快长大了。

285

刘美丽那几年特别想学点穴功夫,有个在班里江湖地位跟他差不多的同学跟他说他家祖传会点穴,让刘美丽拜他为师就教给他,刘美丽问怎么拜?那同学说你就给我磕三个头就行。刘美丽二话没说跪在地下给磕了九个。

同学说磕三个就行你磕这么多干嘛?刘美丽说我怕你认为我心不诚。那同学说好好好,心诚就好,然后就传授了刘美丽一套点穴手法,说你照着这个练练,几个月一定有变化。刘美丽就照着练,天天练,有空儿就练,练了几个月下来果然有了变化:手指头骨折了。

286

高老太爷过世后,有一回,高不射瞧见高不举在老高太太家门外的路上撒了几枚铜钱。高不射说哥你干嘛?高不举说我没干嘛。

287

季西芒本来是开布铺的,那年,他们那小城里忽然冒出来一首童谣,叫:城门见血色,满城皆遭祸。别人都不当回事,就季西芒胆小,当了真,每天都去城门口附近转转,看是否有变化。大家见了,都觉得这季掌柜有毛病。有好事者,打算吓吓他,故意弄了盆狗血,泼在城门上了。

季西芒见了,大惊失色,回家收拾点细软,带着妻子儿女仓皇出城而走。有心善的上前提醒,说季掌柜你不必着急往城外跑,那血是狗血,是那些人为了吓你故意泼上的。季掌柜说我知道,他们那盆都没收起来,我都瞧见了,谢谢您,回头再聊吧,我先走了——您最好也赶紧躲躲。那几位好事者都乐坏了,知道此事的也都笑季掌柜迂笨。

当天晚上,城里就起了一把大火,风助火势,烧了一夜,城内房屋店铺基本上尽皆烧毁,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

288

季西芒在外避了些时日,回城去看。城里只有些幸存者在收拾那些断壁残垣,见他来了,都急了,说你还有脸回来?还我们妻儿老小的命来!一块儿把季西芒打了一顿,身上的钱也抢了。季西芒这才带着家人来到长安附近,留在了六里庄。

289

石胖子也写过白话诗。说这个好写。没事儿就写。一摞一摞地写。写了好多年。

写得挺肉麻。翻开一看全是顺口溜儿——“为你的头上戴一朵野花,让它替我亲吻你的头发。我命令夕阳陪你走完这条山路,暮光中我的歌声随你缓缓回家……”,这首诗叫《可惜我从不曾这样对你》。他拿给沈三变看,沈三变说,也就这名字还凑合。

290

郑魁升老跟杨温柔说自己从小就热爱文学,熟读三国故事,特别崇拜三国人物。杨温柔问他最崇拜三国里的谁,郑魁升说最让他崇拜的有两个,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孔明。

291

吴不利被派到高句丽去搞文化交流,去了三年半,回来之后看见媳妇儿刚生了个大胖小子。问怎么回事儿,媳妇儿说是某晚梦见一个金盔金甲的神人驾云而来进入房中,因而有孕。

吴不利表示很高兴,嘿嘿地笑着说那可不得了,这孩子是神人所赐,今后八成出将入相。

沈三变后来听说了,跟他说:你是不是傻?这也信?吴不利还是嘿嘿地笑,跟沈三变说:还是信了好。

292

丁三两叫丁三两是因为他喝酒的习惯——逢酒就喝,喝就三两。据他说,一两是甜,二两是美,三两是爹。甜和美都容易理解,什么叫“爹”?起初大家都理解成这酒喝到三两,就觉得自己是全世界的爹了。后来才知道不对。丁三两说,你们不知道,每次喝到三两,我爹就来跟我聊天。

说这话那时候丁三两他爹就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喝死的。

293

丁三两他爹上次来找丁三两谈的是保甲制度改革的问题,上上次谈的是茄子的栽培技术,再上次谈的是租庸调制度的长处及弊端,以前还谈过诸葛亮确有其人否、星座与命运的关系、青少年早恋的危害等等。

294

人家文人都爱写诗。写得好写,写不好也写。不写让人瞧不起。冯有道就很少写诗。写过几首也大多数是大白话。

那些诗大多数都散佚了。除了个别著名的如《赠倪爱爱》什么的,只有个别诗句还留了下来。比如某首七言绝句里的两句——“生活对我没有爱,我跟生活耍无赖”。

295

金道士跟一个吐火罗的胡人学过种羊之术。据他说,每年初冬时节,将羊肉切成小块,埋入水边的土中,在旁吹胡笳作咒语七日不断,土中就会自然隆起一个小土包来,从此,每隔七天要来浇一次水,直至来年春日,风破土包,就有小羊自土内而出。

杨温柔问他种过几次,成功了没有,他说一次都没种过,只见那胡人种过,确实有小羊从土内钻出来,特别萌。

296

石胖子屁股大,学生们背后跟他叫“石大屁股”。

刘美丽跟他说:石胖子,你说你这屁股生这么大,有什么缘故?够用就好了呗!石胖子白他一眼,问:那你告诉我,多大的屁股算够用呢?刘美丽想了想答:你还别说,我还真答不上来。

297

又有一年,普济禅寺里香火又不好——香火不好这事儿和尚们都习惯了,但这次不好得有点厉害。不好到连和尚们的伙食都不好了。

伙食一不好,和尚们就都急眼了。每次一急眼,慧吟禅师就组织徒弟们一起搞头脑风暴想主意,这次大家饿着肚子想了三四天,想出个主意来:咱们找点儿行头,假扮佛祖跟菩萨,在咱们寺里显显灵——各地群众听说咱们寺里真有佛祖、菩萨显灵出没,还不都来烧香许愿?就算不烧香许愿,过来看热闹也行,咱们不靠香火,靠在寺门口儿卖酸梅汤赚点儿茶饭钱也是好的。

创意想出来了,执行就简单了。徒弟们奉命下山,暗暗查访附近哪个村庄里正有戏班演出,然后直奔后台找老板借闲置不用或陈旧残破的行头道具。后来统计,半月之内共借到戏装十余套,虽然大多是宫女、士兵的服装头饰,但混搭一下穿戴在和尚们身上,效果也是很震撼的。大家问慧吟禅师:师父,这行吗?慧吟禅师说:行,很好,很好。大家又问:师父,要是佛祖和菩萨看见咱们这么瞎整,不高兴了,真显灵来批评惩治咱们怎么办?慧吟禅师说:屁话。他们来批评咱们?我还批评他们呢!有空儿监督,没空儿救济?

道具收集工作完成之后,和尚们用了两天研究造型,又用了一天排演动作,之后就又跑到周围的村庄里散布消息,说你们听说了吗我们寺里最近每到半夜就有菩萨显圣,有时候还菩萨佛祖一块儿来,牵着手搭着肩,站在房顶上唱歌跳舞吞宝剑吞铁球拿大顶什么的,特别哏儿,不信你们明天半夜来看看,我们出家人不打诳语,谁骗你谁是尼姑养的。

298

结果还真来了人,头一天就十几个热心群众,二一天就上百了。和尚们都很兴奋,有的打下午开始就勾脸化妆,师兄师弟的还互相纠正动作、唱腔。师兄说师弟你这几句散板还得练练,师弟说对对对戏比天大艺无止境还是师兄德艺双馨。

到了半夜,和尚们根据事先的安排纷纷上了房,站在山门外头观礼的乡亲们一看就是一个碰头好儿——好菩萨!和尚们更来了劲,在房顶上把一身的天性都解放了。刚开始还是按剧本唱歌跳舞拿大顶,唱的都是之前慧吟禅师给写的词儿——“盛世四海庆升平,我们几位来显灵,普济禅寺香火好,感谢天下众宾朋”什么的。后来就唱乱了,佛祖唱起了河南坠子,菩萨唱起了山东快书。观众们看得高兴,纷纷鼓掌叫好,还有点播的:菩萨再来一段儿!佛祖给唱个粉的!

299

显灵秀是八月二十八开演的,演到九月初四那天出了事儿。

演到中途,观众和演员都发现:房顶上怎么多了一位?这一位的穿戴也是佛祖模样,但身高要比其他和尚高出二尺,而且脸是金色的,双手也是,在月光照耀下闪着似金非金似银非银的那么一团光,也不参与表演,就在这些和尚们旁边静静地站着,微笑着看他们上蹿下跳。

直到所有人都因为发现他的存在而停下了手脚,他才朗声说了一句:告诉你们领导,以后不要这样子,再这样我可不高兴了,我会常来检查的……然后只听他喊了声“阿弥陀佛”,在他四周就腾起一片金黄色的雾气,而他,竟就在那雾气中消失不见了。

屋顶上的和尚和山门外观礼的群众们都跪下了。不知谁先喊了声:佛祖,再见!大家就都喊起来了。有喊“佛祖再见”的,也有喊“佛祖慢走”的,还有喊“佛祖把我带上”的,喊得一点儿都不齐。

300

九月初五,普济禅寺里和尚们假扮佛祖结果引来真佛现身的消息就在附近的几个村儿里传遍了。当天下午开始,各地群众就纷纷奔这寺里来。没来看过显灵秀的那些也都来了。寺门口负责卖酸梅汤的小和尚后来回忆,打那天开始,他的营业额就接连不断地翻了好几番。

各地群众来到这里,除了喝酸梅汤等真佛现身,也都纷纷传说着这寺里的慧吟禅师让人假扮佛祖显灵结果被真佛拆穿的故事。都说这和尚弄虚作假光搞邪门歪道,幸亏真佛法力无边眼里不揉沙子。

301

多年后,慧吟禅师圆寂,法聪等弟子收拾师父的遗物,发现一个木箱子底下有少半瓶金粉,一套戏装,两根高跷。

大家都纳闷师父这些玩意儿是干什么用的,有人问谁看见过师父穿这套衣服吗?大家想了半天,谁也没想起来。法聪在旁边叹了口气,说:唉,留着也没什么用,烧了吧。就都给烧了。

302

六里庄有个王哑巴,王哑巴娶了个媳妇儿,媳妇儿不哑巴,但跟王哑巴一块儿过了几年,慢慢就也哑巴了。都想问问她这是怎么回事,可已经哑巴了,问不出来了。问她她就光摆手,笑。

303

常元庆家两口子把自己家孩子送到石胖子的学堂来念书,石胖子问那孩子说你叫什么,孩子说我叫吊儿。石胖子说你再说一遍你叫什么?那孩子说我叫吊儿。石胖子说这是什么破名字,你有大名没有?孩子说没有,我爸说了,麻烦老师你给起一个。石胖子说,我不给你起,名字这种事,最好还是让你父母给起。孩子说,我爸说他喜欢文雅的,越文越好,之前他自己想了一个,说可能还是不够文,想让你给起个更文的。

石胖子说那你也先说说,你爸本来给你起的那个叫什么?孩子说,叫“常云雨”。

304

老高太太的儿子高不举特别喜欢翻跟头。从十几岁时就常在村里翻,后来变成了走到哪翻到哪,一天不翻都不行。

问他为什么爱翻跟头,他说翻跟头舒服,不翻就头晕脑胀。他爸爸下葬那天,他从坟地回来的路上就开始翻跟头,穿着一身孝袍子沿着官道自己翻走了,一直翻一直翻一直翻一直翻一直翻一直翻一直翻……翻了好几天才停下来,停下来的第一句话是:这是哪儿?

305

普济禅寺里来了一个小伙子,非要跟慧吟禅师聊聊。

慧吟禅师问你要聊什么?小伙子说大师我就想问问你,你看我这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年轻有为才高八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内外兼修经天纬地战无不胜光芒万丈的,我就想啊,我今后稍微努努力,肯定就做出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业成为万世敬仰的伟人了——可我就愁啊,你说,我都这么完美无瑕了,我要是真想做这个伟人,哪儿还有我的进步空间呢?我该往哪方面再努努力呢?

慧吟禅师沉吟片刻,说:这位施主,据我观察,你确实离成为伟人这个目标没多远儿,你跟历史上那些伟人相比,基本上也不少什么了,要说唯一还欠缺点儿的,也就“英年早逝”这一项还没做到了。

306

“王三姐闷坐北楼珠泪满腮,忽想起青春一去再不能够回来。思来想去呀我的心不自在,躺在了牙床我就梦入了阳台。鼓打了三更我偶得一梦,我梦见那春秋四季颠倒过来——正月里掐樱桃在长街去卖,二月里游春带了菖蒲棒儿来,三月里牛郎又把织女会,四月里这严霜一打百草衰,五月里挂秋千高灯挂起,六月里鹅毛大雪铺满了街,七月里挂签儿一贴新年来到,八月里喝雄黄喜笑颜开,九月里闹花灯多么样儿地热闹,十月里摘了那桃杏花儿来,十一月农夫们前去耕地,腊月里头是暑伏热难捱……”

据说是王三姐当年唱过的歌。冯有道不知怎么也会唱。有人说,是倪爱爱当年唱过的,应该也不是原创。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