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 第三章 牛顿的苹果与奶粉

第三章 牛顿的苹果与奶粉(2/2)

目录

他们三人都不知道。舅舅又问了。“你们不曾想过为什么吗?”

他们三人又静静地摇了摇头。

“真的吗?”

舅舅把头一偏,刚好苹果也削完了,果皮掉在盘子上。所以舅舅抛开牛顿的话题,先开始吃苹果。

“这个苹果好吃,是哪儿出产的?”

大伙儿开始比较青森和北海道的苹果,水谷和小哥白尼也没有机会再问舅舅。——直到回家的路上,水谷又想起这个问题。

听到小哥白尼这么说,舅舅也想起来了。

“对了,刚才话只说到一半。”

舅舅停下脚步,点了根烟,然后慢慢地边走边说。

“舅舅刚升小学的时候,某家报纸在过年的附录送了一套三张的三色版油画。一张是武烈天皇杀猪图,另一张是孟子的母亲剪掉织了一半的布教训孟子的图,还有一张是牛顿看着掉下来的苹果的图。当时我当然看不懂那三张画的内容,所以姊姊——小哥白尼,我姊姊就是你妈妈——读了三张画的解说,再一一向我说明。那时候你妈妈已经就读女中,比你们现在的年纪多了一、两岁。总之她看得懂解说,所以读完之后再转述给我听。那时候我觉得她真厉害。

“直到今天,我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报社要把那三张画组成一套,不过当时听了说明,还是能了解每张画的意思。以前日本有位英勇的武烈天皇,当他去狩猎时,只踢了一脚就杀了一头猪;中国的贤人孟子有位了不起的母亲,她剪布是为了教训儿子不该上课上到一半就回家,要他重新认真念书;伟大的学者牛顿看到苹果掉下来,有了万有引力法则这项重大的发现——这些内容就连小学生都听得懂。其中又以武烈天皇的故事最容易懂。孟子的母亲以剪掉织到一半的布比喻念书半途而废,这也很容易明白。可是,就只有牛顿的故事不一样。只要更进一步想想‘为什么’就会发现,糟了,根本想不出来。

“听了姊姊,不,是你妈妈的说明,等她讲完牛顿的故事,我问了‘为什么’。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于是对着就读小学一年级的我,开始说明地球和月亮、地球和太阳、许多行星之间的关系。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她拿出橡皮球和乒乓球,不断向我说明‘这是我们住的地球,这是月亮,然后这两个球会这样’之类的话,但我毕竟只是国小一年级的孩子,她这么用心说明,似乎没什么效果。我也似懂非懂,怀着疑惑的心情听她说。最后她露出束手无策的表情,告诉我‘这对你来说还太难,等你长大一点就会明白’,结束了当时的对话。

“刚才吃苹果的时候,不,削苹果的时候,我又想起这段往事。”

“后来舅舅到什么时候才明白?”

小哥白尼问道。他心里想着:不知道舅舅到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是否已经明白了。舅舅继续说。

“这就难说了。上了小学高年级,我大致勉强了解当初你妈妈费尽心思解说却没有成功的事,例如地球和月球的关系、太阳系等等,上了中学,又学到许多相关的知识,有了完整的基本常识。可是我依然不懂,为什么牛顿看到苹果掉下来,会发展出万有引力的观念。即使我大致了解万有引力是什么,大致了解天体的运动,我心中的疑惑依然没有得到解答。”

“到底什么时候才懂了?”

小哥白尼不停追问。舅舅回答道。

“虽然舅舅心里感到疑惑,却没有那么认真地找答案。一直到我上大学,这个疑问都还放在心里。”

“大学?”

小哥白尼睁大了眼。北见也笑了出来。

“是啊,直到上大学都还不懂。那时候只是模糊地想着,时间也很快就过了。也许当时牛顿正在沉思物理学的问题,苹果突然掉了下来,打破周遭的宁静,牛顿吃了一惊,回过神来,伟大的灵感就像闪电般地浮现在脑海。”

“难道不是这样吗?”

轮到北见发问了。

“嗯,其实根据专家所说,牛顿从苹果联想到万有引力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依然可疑,所以我也不知道实际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过,我上了大学之后,曾经问过理学院的朋友,那位朋友告诉我牛顿脑中的想法可能是怎么变化的。我听了他的说明,才觉得恍然大悟。”

“他怎么说?”

“我们也听得懂吗?”

小哥白尼和水谷你一言我一句地问道。舅舅慢慢地抽了口烟,继续往下说。“应该听得懂。苹果突然掉下来的时候,一定有某个想法闪过牛顿脑海,不过关键在于接下来的推论。

“苹果或许是从三、四公尺高的地方掉下来,牛顿心想,如果苹果从十公尺高的地方掉下来会怎么样。从四公尺变成十公尺,当然没有什么不同,苹果还是会掉下来。如果是十五公尺呢?还是会掉下来。如果是二十公尺呢?当然还是一样。一百公尺,两百公尺,逐渐增加高度,直到几百公尺,苹果依然会遵守重力法则,掉到地上。

“可是,如果不断增加苹果的高度,超过几千公尺、几万公尺,高到月亮的高度,苹果还会掉下来吗?只要有重力,苹果当然应该会掉下来。不只苹果如此,任何东西都应该会掉下来。可是月亮呢?月亮并没有掉下来。”

这次小哥白尼、水谷和北见都不说话了,静静地等舅舅往下说。他们已经走过榉木群,来到空地边的道路。月亮挂在空地对面两层楼高的住宅上方,依然默默地看着他。

“月亮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地球拉着月亮的力和月球转动时要往外飞的力正好互相平衡。对了,天体和天体之间有引力的想法,并不是牛顿最早提出的。早在克卜勒的时代,就已经认为星星和太阳之间有引力,所以星星会绕着一定的轨道转动;这比牛顿的时代早了许多。另外,伽利略落体法则已经提到没有支撑的物体会掉落,这也是在牛顿之前大家都知道的事。”

“那么,牛顿到底发现了什么?他把对地球上的物体作用的重力和天体间作用的引力结合,证明这两种力是同性质的力。所以,问题在于他怎么会想到可以连结这两种力。”

舅舅说完,抽了口烟,弹掉烟灰,又继续说道。

“正如我说的,牛顿看到苹果掉下来,想像苹果原本的位置越来越高,高到和月亮一样高。本来重力法则可以套用在地球上的物体,可是只要把掉落的物体原来的位置设

重力和万有引力:行星靠着太阳的引力,才能沿着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转动,这个力是重力。换句话说,这和把所有物体吸往地球表面的力是同性质的力。如果太阳没有引力,行星t会朝着r方向前进;不过,实际上行星会来到t’的位置,代表行星朝着s的方向从r掉到t’。

定得离地面越来越远,远到像月亮一样远,该物体和地球的关系就不再是地上的关系,而是牵扯到宇宙的问题,也就是天体和天体之间的关系。

“这么一想,小哥白尼,天体之间作用的引力与对落体作用的重力会在脑中联结,就变得很自然了。牛顿发现这两种力可能是具有同样性质的力,也猜想自己能证明这件事,所以开始着手研究。

“后来,他开始计算月球和地球的距离、对月球作用的重力和地球的引力等等,经过长时间苦心钻研,终于成功证明万有引力。于是,在浩瀚无垠的宇宙运转的星体运动、从小草上滴落的露珠的运动,都能以同样的物理学法则来说明了。换句话说,同样的物理学可以用来说明宇宙和地球上的事物。在学问的历史上,这当然是非常伟大的创举……”

舅舅说完,丢掉烟蒂。红色的火星画出了一道抛物线,在黑暗中熄灭。

“小哥白尼,懂了吗?”

小哥白尼没有说话,静静地点头。北见和水谷也不说话。他们三人都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现在的心情。这时候舅舅又开口了。

“牛顿了不起的地方,不只是他想到重力和引力的性质可能相同,而是从他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付出非常多的心血和努力,确认自己的想法正确。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不过,假如没有刚开始的想法,也不会有后续的研究,所以他脑中闪过的想法当然也很了不起。

“话说回来,当初我听了朋友的说明之后,深深感到意外,原来这么伟大的想法来自这么简单的地方。你们说对不对?牛顿只是把从三、四公尺高的地方掉下来的苹果,在自己脑中假设从更高、更高的地方掉下来,想到最后就碰撞出惊人的大发现了。

“所以,小哥白尼,理所当然的事物其实并不单纯。即使是自己觉得已经完全明白的事情,如果顺着同样道理一直延伸思考,最后会碰到并不明白的事。这种情况不只出现在物理学……”

月亮已经升得很高,它依然从远处公共澡堂烟囱的斜上方,静静地看着他们四人。广大无边的夜空在头上延伸,星星不停闪烁。在这样的夜晚思考远方天体的世界,让人觉得自己好像要消失在大气中。

他们沐着蓝色月光继续走。路面的小石头浸着月色,发出美丽的亮光……

过了一会儿,舅舅和小哥白尼两人沿着同样的路,脚步急促地往回家的方向走。刚才他们送水谷和北见到车站之后,又一起走回家。夜晚沁凉的空气透入身体。他们两人几乎都没有说话。月亮依然高挂天空,不怒不笑也不叹息,恬静地穿过屋顶,穿过电线杆,绕过榉木枝干,陪伴他们两人的步伐前进。

到了小哥白尼家门口,舅舅停下脚步说:

“我先回去了。”

两人互相道别。

“舅舅,晚安。”

“嗯,你也早点睡。”

过了五天——也就是星期五——发生了一件稀奇的事。舅舅收到小哥白尼寄来的长信。

信的内容如下。

舅舅:

本来打算下次见到舅舅的时候再说,后来又觉得写信比较好,所以动笔写了这封信。

我有一项新发现。多亏舅舅讲了牛顿的故事,我才有这样的想法。不过,假如我自己说我有什么新发现,大家一定会拿我开玩笑,所以我只告诉舅舅。希望你先别告诉妈妈。

我称呼自己的新发现为“人类分子的关系、网状法则”。刚开始我把它取名为“奶粉的秘密”,但是这听起来好像少年杂志的侦探小说似的,所以决定改名。希望舅舅能帮我想个更好的名称。

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好好说明自己的新发现,不过,只要按照我思考的顺序说明,舅舅应该也能明白。

刚开始浮现在我脑中的是奶粉。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担心大家听了我的新发现会拿我开玩笑。我也希望能想出听起来更酷的东西,可惜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奶粉,我也没办法改变。

星期一晚上,我在半夜醒了过来。我因为作了梦才醒过来,却忘了自己梦见什么。醒了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开始思考“奶粉罐”的问题。我们家拿来装仙贝、饼干用的那个大奶粉罐。我想起妈妈曾经说过,在我婴儿时期,妈妈的母奶不够,所以我每天都喝奶粉泡的牛奶。留下奶粉罐是为了纪念那个时期。当时我回答,这么说来,澳洲乳牛也算是我妈妈。因为奶粉是在澳洲生产的,奶粉罐上也画着澳洲地图。我从梦中醒来之后,在床上想起这件往事,然后开始想像许多澳洲的事物。牧场、牛、土着、奶粉大工厂、港口、汽船、还有其他许多东西,一个接着一个。

那时候我想起牛顿的故事。舅舅说,牛顿想像原本从三、四公尺高掉下来的苹果改由更高的地方掉下来,越想越远,最后想到了伟大的发现。所以我也想,如果我不断思考和奶粉有关的事物,越想越远,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我在床上从澳洲乳牛开始,想到奶粉进入我嘴巴那一刻为止。没想到我这么一想,没完没了,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有非常多人出现在这一连串的过程,我来试着写写看。

一、奶粉抵达日本之前

乳牛、照顾乳牛的人、挤奶工人、把牛奶运到工厂的人、在工厂把牛奶做成奶粉的人、把奶粉装罐的人、把奶粉罐装箱的人、开卡车或以其他方式把箱子运到火车站的人、把箱子搬上火车的人、驾驶火车的人、从火车运货到港口的人、把货搬到汽船上的人、驾驶汽船的人。

二、奶粉抵达日本之后

从汽船卸货的人、把货堆进仓库的人、看守仓库的人、批货转卖的商人、登广告的人、零售奶粉的药局、把奶粉罐送到药局的人、药局的老板、年轻小伙子、年轻小伙子把奶粉拿到我们家厨房。(我明天晚上再继续写。)

(续)我发现奶粉是从澳洲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接力才来到我嘴边。如果包含建造工厂、火车和汽船的人,也许有几千几万人,总之有非常多人会和我有所关连。不过,我就只知道我家旁边的药局老板,其他人我统统不认识。对方一定也不知道我是谁。我真的觉得怪怪的。

后来,我躺在床上,想了调暗的电灯、时钟、书桌、榻榻米、房间里其他的东西,一个接着一个。我发现所有东西都和奶粉一样,有数不清的人在背后彼此相连,不过这些人都是我看不到的,根本无法想像他们长什么样子。

当天晚上我又想了许多东西,后来觉得困,又睡着了,所以忘了自己想过什么。不过到了隔天,我至少还记得刚才提到的东西。我认为这是一项新发现。以前我从来不曾思考过,这次想了想,发现所有东西都一样。我在上学的途中、到了学校之后,不管眼前看到什么,都拿来想一想,结果所有东西都一样。有数不清的人

在背后彼此相连,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我用的东西。我在教室也仔细思考了老师的衣服和鞋子,结果还是一样。老师的衣服是从澳洲的羊开始的。

所以,我认为人类分子都在不知不觉中,和自己不曾见过、互不相识的许多人像网子一样互相连结。所以我把这个特性称为“人类分子的关系、网状法则”。

我现在把这个想法应用在许多事物上,实际检验自己的想法没有错。今天我发现柏油路也一样。还有,上数学课的时候,我想着老师的头发和胡子与理发店的人相连,结果被老师训了一下;我已经很久不曾上课分心了。不过,我认为,为了自己的新发现,挨老师骂也只好忍耐。

我还想继续写,不过妈妈叫我快去睡觉,所以就先报告到这儿。舅舅,你是第一个听到我的新发现的人。

舅舅的笔记本

人与人的连结——此外,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发现

小哥白尼:

谢谢你让我比世上任何人更早知道你的新发现。我想赶快回信,不过明天我就要到你家去了,到时候见了面再说吧。不过在我们碰面之前,我想把自己读了你的信之后的想法写在这本笔记本。这样一来,日后你有机会读到这本笔记本时,就能再次回想起自己的新发现,思考我所说的话。

我读了你的信,打从心底感到佩服;这可不是客套话。能够自己思考这么深入,真是了不起。我在你这个岁数时,根本不曾想过这样的事。我上了高中之后才清楚思考过你所发现的这些事,而且不是靠我自己想,而是因为看了书,书上这么写。

不过,读了信之后,我也希望你思考一些事。接下来我就告诉小哥白尼老师其中一、两项。

你在信上说,希望我想想有没有比“人类分子的关系、网状法则”更好的名称。我知道有一个好名称,不是我想的,而是现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使用的名称。小哥白尼,其实你发现的“人类分子的关系”是学者口中的“生产关系”——为了生存,需要很多东西,所以必须使用自然界的诸多材料,制作各种东西。即使只是取得自然界的材料之后直接穿或直接吃,还是得狩猎、打渔、开山垦地,总之得工作才行。从未开化的时代起,人就一直互相合作、分工,不断地工作。唯有这么做,才能生存下去。学者将这种人与人互为伙伴的关系称为生产关系。

刚开始人在地球上不同角落聚成少数的群体一起生活,所以互助分工也只限于狭小的范围。在以前的时代,可以清楚看到哪些人卖命工作才做出自己吃的、穿的东西。当时应该大家彼此都是熟面孔,制作的东西也很简单,更何况狩猎打渔时一定是所有人成群结队一起努力,所以不必想太多就能知道自己有吃的、有穿的应该要感谢谁。

然而,过去小聚落的伙伴容易彼此以物易物、互相介绍,后来人类共同生活的范围逐渐变大,人的聚落规模也越来越大,最后开始建立国家。到了这个阶段,互助分工的规模很大,关系变得复杂,即使看到自己吃的、穿的东西,也不知道背后有哪些人在为这些东西工作。负责制作这些东西的人也不知道最后哪些人会吃到、穿到自己生产的东西。这些人只是借由工作生产,换得自己和家人需要的东西,或者赚取可以买必需品的金钱报酬;既然这才是他们

工作的目的,对他们来说,最后哪些人会吃到、穿到自己制作的东西,其实并不重要。

后来时代更进步了,商业发达,国与国之间开始有贸易往来,人类的伙伴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举例来说,中国的农民为了赚钱,养蚕取丝,卖掉的蚕丝最后成了罗马贵族的服饰。发展到这种程度之后,就不只需要制作物品的人,还得靠非常多人互助分工才能运送物品,逐渐发展出越来越多的分工。就这样,世界各地慢慢地彼此连结,直到现在,整个世界犹如一张网紧密交织。

到了今天,日本的丝线公司采收蚕丝、纺织公司生产棉花,都不是为了让日本人有用不完的丝绸和棉布。这些公司也不会先满足日本人的需求,再把剩余的产品卖到国外。他们都是从一开始就瞄准外国市场,进行大规模生产。换句话说,这些公司以人类社会遍布全世界的连结为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规划工作。印度和中国的几亿人口需要日本的棉布和杂货,日本人的生活也需要澳洲的羊毛和美国的石油。

人为了得到生活必需品而不停工作,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不知不觉地彼此交织成绵密的网。正如你注意到的,只要仔细思考,就会发现素昧平生的人之间已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任何人能脱离这样的关系。世上当然有些人什么都不生产,就连这些人都处于人与人的网状关系中。为了生存,他们不可能完全不穿衣服、不吃东西,所以一定得和人类之网相连才行。那些不工作也能生活的人,也会和人类之网形成特别的关系。——下次我再找机会说明相隔遥远的国家居民之间有多么密切的关系,总而言之,人与人之间有刚才说明的关系,学者称之为“生产关系”。换句话说,你从奶粉开始思考,自己发现了生产关系。

等你长大之后一定得学习的学问当中,包含经济学和社会学。这些学问从人类建立生产关系共同生活的角度出发,硏究诸多问题,例如生产关系随着时代如何改变、衍生出什么样的风俗习惯、生产关系按照什么法则运作。所以,你的新发现是这些学问领域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其实是专家早已明白的事。

听我这么说,你应该很失望吧。你或许会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才有这个新发现,竟然是别人早已知道的事,实在没意思。不过,小哥白尼,千万不要失望。没有人教你,你就自己发现了,这真的很了不起。即使这是某些学问领域早已知道的内容,我依然很佩服你。在你这个年纪,要想问题想得这么深入,实在不容易。

不过,你必须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发现才真正对人类有益、值得世人尊敬?重点不仅在于你是第一个发现的人,必须在你有了新发现的同时也代表人类第一次有了新的领悟才行。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一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可是,人懂得语言,所以能把自己的经验传承给其他人,也能听闻别人的经验。加上人类发明了文字,可以透过书籍,分享彼此的经验。大家可以比较许多人在许多情况下的经验,从各种角度统整这些经验。尽量从各种不同角度,以互不矛盾的方式,统整人们广泛的经验,这就是学问。学问可说是汇整人类过往经验的结果。人类懂得从过去的世代承接经验,再累积新的经验,才能从和野兽同等的状态不断进步到今日的状态。如果每个人各自从和猿猴一样的阶段出发,恐怕人类永远只能和猿猴一样,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文明水准。

所以我们必须尽量修习学问,学习人类过去的经验,否则不管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意义。过去人类不断发展,才能进步到今天这样的程度;以后为了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得继续努力。在这样的基础上有了新发现,这个新发现才称得上人类的新发现。只有这样的发现才算是伟大的发现。

谈了这么多,就算我不说教,你应该也已经了解读书有多么重要。如果你想要有伟大的发现,现在这时候,首要工作就是努力读书,登上今日学问的顶端。然后,在学问的顶端继续努力工作。

然而,想要爬上学问的顶端工作,不,为了要爬上顶端——小哥白尼,请你牢牢记住——你必须保有当晚夜半醒来之后对自己的疑问追根究底的精神。

最后还有一件事。

只要浏览一下你生活中所用的必需品,就可以发现,所有事物的背后都有数不清的人在努力工作着。然而,他们全都是你不曾见过的人。你说,你觉得怪怪的。

世界这么大,我们当然不可能认识所有人。不过,你吃的、穿的、住的——为了制作你需要的一切而辛苦工作的人,以及靠那些东西活着的你,如果真的是毫无瓜葛的陌生人,那么的确如你所说,实在很奇怪。

虽然很奇怪,可惜这就是世界的现况。人类彼此交织构成绵密的网,包覆整个地球,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关连还称不上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即使人类已经进步到这种程度,依然纷争不断。在法院,每天都有人为了钱打官司,国家之间有了利害冲突,也动辄发动战争。你所发现的“人类分子的关系”就像字面的意思,仅止于物质的分子和分子的关系,还不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可是,小哥白尼,不必我说你也知道,人必须活得像人。人活在不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中,实在可惜。即使面对“毫无瓜葛的陌生人”,也应该建立像人的关系。——我这么说,当然不是要你现在立刻采取什么行动。我只是希望等你渐渐长大,能开始认真注意这样的事。这是人类进步到现在的阶段还未解决的问题之一。

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你母亲为你付出,并不求回报。为你无私地付出,你母亲就会感到快乐。你为好朋友做事的时候,同样不需任何报酬,就会很开心。人与人发自善意为彼此付出而感到喜悦,是最美好的事。而且,这就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哥白尼,你应该也同意吧。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