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每个人的经济学 > 第7章 你的花园怎么样 [1] :生产的世界

第7章 你的花园怎么样 [1] :生产的世界(2/2)

目录

最近连一些发展中国家都被吸引,也参与到后工业经济的讨论中。他们开始相信,随着后工业经济的兴起,他们能或多或少地跳过工业化阶段,直接通过发展服务业致富。他们向印度看齐。印度向国外提供软件、会计和解读医学扫描图像等服务,被看好会在未来成为“世界办公室”,跟“世界工厂”的中国走了不一样的路(“世界工厂”这个封号最开始指的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去工业化不意味着生产更少的制造业产品

这套论述吸引了很多人,包括主要的政策制定者,但却很误导人。在就业方面,大部分富国的确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或者已经“去工业化”。这些国家的工厂劳动力占比的确在减少,增加的是商店和办公室的劳动力占比。在产出方面,大多数(但并非全部)这些国家的制造业产出占比都在下降。

但这不表示这些国家制造业产出的绝对值就下降了。占比明显下降,大部分是因为制造品相对于服务的价格降低了。这多亏了生产率的快速提升。只要想想电脑和手机的价格就好了。跟理发或去餐厅吃顿饭的价格相比,电脑和手机的价格一直在下降(而质量在上升)。如果考虑了相对价格的影响,不同部门的产出占比按照不变价格 (nstant prices)重新计算(指按期初价格计算随后各年的产出),就会发现,与按现行价格 (current prices)计算的结果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大多数富国的制造业产出占比并没有下降得那么厉害,好几个国家甚至还上升了(我在后面会细讲)。

一部分去工业化是因为“视错觉”

去工业化的程度也被夸大了,部分是因为数据的会计确认方式不同而引起的“视错觉”(optical ilsions)。许多服务过去往往发生在制造业企业内部,现在都外包 (outurced)给了外面的独立公司,比如伙食、保安、部分设计和工程活动。如果是外包到海外,就叫作离岸外包 (off-shorg)。这就产生了服务业变得比实际情况要重要的错觉。这些服务在外包前后是一样的活动,只不过现在(外包后)是计入服务产出,而不是制造产出。

另外,一些制造业企业看到制造业产出占比下降,就申请改分类为服务企业,虽然他们明明还从事一些制造。英国政府的一份报告估计,1998—2006年间,英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减少,有10是受到这种“重新分类的影响”。 7

制造依然重要

认为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新纪元,制造不再创造许多价值,是严重误读历史。人类一直生活在知识经济的世界。让工业化国家变富裕的,一直是知识的质量,而不是生产成果的物理性质(也就是说,不管它们是有形商品还是无形服务)。通过羊毛纺织业的历史就能看清楚这一点:在18世纪以前,羊毛纺织一直都是最高的技术,现在却成最低技术了。法国有位工业部长曾经说过:“没有被判死刑的行业,只有过时的技术。” 8 最近,一些服务活动的生产率都经历了高增长,像金融和运输都是。于是许多人就认为,靠服务业就可以发展经济。像英国,它能够出口高价值服务,赚来的外汇就可以用来购买海外制造的商品。这种策略在一段时期内或许管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十年,英国尽快去工业化步伐非常快,但经济增长率还不错。不过这完全是当时金融繁荣的功劳。2008年金融危机警醒世人,服务业是经济发展新引擎的信念,只是幻觉而已。

此外,许多高生产率的服务是“生产性服务”(producer services,或称为生产者服务),比如工程、设计和管理咨询,这些服务的主要客户都是制造商。因此,一旦制造业根基变弱,这些服务的质量最终也会下降,这些国家要出口这些服务就会变得困难。

真实数据

农业依然出乎意料的重要

直到19世纪末,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支柱都是农业。 9 即使是现在那些富国,在几代人之前,都还有接近3/4的就业人口是农业人口。在1870年的瑞典,有72的劳动力务农。1885年的日本则有73。

农业的生产率比制造业和服务业低,它的产出占比很少超过总产出的50,即使在大多数人都在务农的时期也是如此。1870年,丹麦农业占该国产出的50,瑞典是47。在韩国,农业到1953年依然占总产出47。

今天,不管在产出还是就业上,农业在富国的占比都非常小,产出通常只占gdp的1—2,就业人口则占总就业人口2—3。这是因为在过去一个世纪,农业生产率在那些国家有了巨大提升。世界前三大农业出口国是美国、法国和荷兰,而不是一些发展中大国如印度或印尼,这恰恰表明富国的农业生产力是多么先进。

在许多很穷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仍然非常重要。最穷的几个国家,有超过一半的产出都是农业产出。 [8] 即使在富裕一些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产出仍然占总产出的20—40。

农业在就业上的地位就更重要了。在一些最穷的国家中,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80—90,比如布隆迪是92,布基纳法索是85,埃塞俄比亚是79。尽管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工业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至今仍有37的人口在从事农业。

在富国,制造业没有以前重要了……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当时欧美的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先后到达顶峰,制造部门的就业人口占比接近40。如果从广义的制造业(包括石油、电力等)来看,占比则要接近50。

今天,在大多数富裕国家或地区,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不超过总就业人口的15。其中例外是中国台湾、斯洛文尼亚和德国,其占比达到20。 [9] 有些富国如英国、荷兰、美国和加拿大,占比只有9—10。

伴随就业占比下降的,还有产出占比。在一些国家如奥地利、芬兰和日本,制造业产出占gdp到20世纪70年代其实还有25左右,但是今天,没有一个富国的制造业产出占比超过20。 10

……但仍然比人们想的要重要得多

正如前面所解释的,制造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下降,是因为制造业的生产率提升最快,因此制造产品跟其他东西如服务或者农产品相比相对便宜。这意味着如果采用不变价格(即期初价格)而不是现行价格计算,算出来的制造业占比数据就非常不同了。

在过去二十年间,有些富国如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如果按现行价格计算,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就下降得非常厉害,德国下降20,意大利下降30,法国下降40;但如果以不变价格算,就下降不是很多了(三国都低于10)。 11 在几个富国,如果按不变价格计算,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实际上都上升了:在过去几十年间,美国和瑞士制造业产出占比上升了05 12 ,芬兰和瑞典的上升幅度则超过50! 13 有一个重要的例外是英国。即使以不变价格计算,制造业产出占比在过去几十年也出现大幅下滑。 14 这表明,英国的去工业化大部分是由于其制造业失去竞争力而绝对衰退的结果,而不是受生产率提高而相对价格下跌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过早

过去三十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经历了“过早的”(preature)去工业化。制造部门(以及工业整体)的产出与就业占比出现下降趋势比富国当年要早得多。

拉丁美洲制造业占比,20世纪60年代中是25,80年代末上升到27。但从那时开始就急剧下降,如今只占17。尤其是在巴西——这个南美大陆的工业强国,去工业化的程度非常剧烈。制造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中的34骤降到今天的15。在撒哈拉以南非洲,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17—18,如今只剩12。 15 这种过早的去工业化,大部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结果(见第3章)。 16 突然的贸易自由化,摧毁了一大片制造业。金融自由化,则让银行将贷款业务从生产者转向消费者(这样利润更多)。政策都是按控制通胀来制定,比如高利率和过高的币值,前者增加了制造企业的借贷成本,后者让出口变得更难。

瑞士、新加坡和印度,以服务业为基础的成功案例?

当谈到后工业经济,人们经常举瑞士和新加坡作为以服务业为基础的成功案例。他们说,难道这两国不足以证明,金融、旅游和贸易等服务业能让你变得富有——而且是非常富有吗?

事实上这两个国家证明的刚好相反。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2002年瑞士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 ( vae added,简称va)全球最高,比日本还高出24。2005年则是日本第一,瑞士第二,新加坡第三。2010年,新加坡变成第一,人均va高出美国48,日本第二,瑞士第三。那一年,瑞士比美国高出30。

至于说印度证明了国家能够跳过工业化,直接通过服务实现繁荣,那是过于夸大了。2004年之前,印度在服务上一直是入超 (trade deficit,即贸易逆差),也就是服务进口大于出口。2004—2011年,印度在服务上的确实现了出超 (trade surps,即贸易顺差),但总额却只占gdp的09,服务业赚到的外汇只能弥补商品贸易逆差(占gdp的51)的17。印度根本谈不上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范例。

耗尽地球资源?重视环境的可持续性

严肃对待环境约束

讨论生产到最后,我们不得不面对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这个日益逼近的问题。毫无疑问,主要由物质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除此之外,许多不可再生资源(比如石油和矿产)正迅速枯竭。即使是那些可再生资源,比如农产品或林业产品,地球生产它们的速度也可能赶不上人类需求增加的速度。考虑到上述这一切,如果我们找不到方法控制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将会耗尽地球的资源。

难道我们就应该停止经济发展(生产能力的提升)吗?如果是这样,不就意味着从这一章到现在所讲的许多东西都被否定了?

科技发展带来了问题,也带来了解决的办法

大概在1975年或1976年,当时我十二三岁,我读到了《增长的局限》(the lirowth )这本书,发现作者的名字很奇特,叫“罗马俱乐部”。我跳着读完这本书,虽然当时我没能完全理解它的内容。但读完我还是非常沮丧。书里说,世界将在1992年左右耗尽石油资源。所以我在想,在我三十岁之前,我就得开始驾牛车,烧柴取暖了吗?这也太不公平了,何况我们家搬进有燃油集中供暖系统的房子也才五六年而已。

罗马俱乐部的预测没有错,如果按20世纪70年代科技能够挖到的石油算,我们的确已经耗尽石油了。但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大量消耗石油,因为今时的科技已经不同往日,许多之前不可能采油的地点,尤其是深海,我们都能实现高效率的勘探和开采。

科技不只提升人类获取资源的能力,还扩展了资源的定义。从前海浪只是人类要克服的破坏性力量,现在已经是主要能源之一,这靠的就是科技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钶钽铁矿(ltan)这种稀有矿物没什么价值。但今天,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矿物之——多值钱呢?据说,刚果民主共和国许多叛军打仗的资金就是靠奴隶挖矿赚的。钶钽铁矿中的钽(tanta),是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关键成分。

在另一个不那么显著的方面,科技发展也增进了生产可再生资源的效率。前文提过,在过去一百年间,人类生产粮食和其他天然原料(如棉花)的能力,在机械化、化学制品、选择育种和基因工程的帮助下,获得了巨大的提升。在已有资源的使用上,我们也变得更有效率了。跟过去相比,汽车和飞机的油耗降低,发电厂的发电煤耗率下降。我们对资源的回收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但科技也有极限

不管科技发展如何迅猛,不可再生资源还是会耗尽,包括目前那些未来是资源的自然物质。

在不久的将来,人类还不至于耗尽任何一种主要资源。但资源会越来越难获取,直到有一天,较穷的人没法承担,其福利甚至性命就会受到威胁。水价上涨已经伤害到穷人了,比如介水传染病增加、农作物收成减少等。食物价格上涨,会有更多的穷人挨饿,营养不良。燃料价格上涨,会导致更多贫穷的老人死于寒冬,即使是在富国。在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n)的科幻小说《钻石年代》(the diae ),穷人被迫使用劣质的合成替代品,这些替代品用的不是天然材料,而是用纳米技术制作。

更加迫切的是气候变化。现在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造成威胁,在未来一两代内如果没造成大灾难,后果也会极其严重。不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仅仅靠科技就想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即使逻辑上并非不可能,实现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为提升生活水平和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仍需发展经济

但气候变化并不意味着要停止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首先,发展中国家仍需要更多的产出——也就是经济增长,只要这些产出不被极少数人瓜分就好。这些国家人民收入的增加,并不只是说买多个电视而已,还有工作强度降低、工作条件改善、婴儿死亡率降低、寿命增加、患病次数减少等。这些变化如果是来自经济发展(也就是生产能力的提升),而不是简单的增长,就更能够持续。但即使是靠出口源源不断的自然资源的那种增长,对这些国家的帮助也很大。

要应对气候变化的诸多后果(专业术语叫气候适应 ),发展中国家还需要提高生产能力。虽然许多发展中国家几乎不用对全球变暖负责,但由于自身气候、位置和地理环境,他们却首当其冲地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而这些国家的抗冲击能力也是最弱的。 [10] 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穷国必须提升科技和组织能力,而这些只能通过经济发展获得。

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应继续增长和发展,其理由非常充分。因为这些国家增加收入到一定水平(比如达到中国今天的水平),对气候变化顶多造成微小的差别,就像温室发展权(greenhoe developdr)框架下所讨论的一样。这个框架由生态公平组织(e-eity)和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tockhol environntal stitute)这两个智库提出。 17

富国应继续发展经济,但不能再把生产和消费放第一位

世界上的资源,绝大部分都是富国在消费,富国需要增加的消费也比穷国要小得多,因此要降低气候变化的危害程度,富国必须减少消费。但消费总额降低,并不代表福利会下降。在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和葡萄牙等,缩小贫富差距就能够增加更多人的消费。即使在收入相对平等的国家,只要转变消费方式,也可以在不增加消费的情况下增加福利。 18 增加公共服务消费,尤其是公共交通和休闲设施的消费,能够提升福利,减少个人消费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太多人开私家车上班会导致交通堵塞,塞车的那段时间就被浪费了。在一些国家比如韩国,公立图书馆和私人图书馆服务重叠,这也是一种浪费。

富国除了减少消费量,还应该减少能源强度(energy tensity)。富国在建筑、汽车、电器方便都应该实行更严格的能效标准。市郊购物中心和市郊开发区都不值得鼓励。政府应该投资公共交通,让人民少开私家车。如果人们想在跟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中获得比买东西更多的快乐,就需要来一场文化转移。在我们完全转移到可再生能源之前的过渡时期,我们应该继续使用核能,甚至还要增加使用,几个主要的地震带(如日本、美国某些地区和智利)除外。 19

但所有这些并不意味着富国应该停止经济发展,至少在本章所指的经济发展意义上讲是如此。富国仍应该提升生产技能,但目的不是为了增加物质消费,而是在保持产量不变甚至增加产量的情况下减少工作时长。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问题,他们可以发展相关生产能力,比如更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更有效率的环境友好型农业和更实惠的海水淡化技术,然后以合理的价格将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结论:为什么要重视生产

生产受到新古典学派主导的主流经济学的严重忽略。对大多数经济学家来说,经济学到工厂(或办公楼)的门口就停下脚步了。他们认为生产过程是可预测的,由一个“生产函数”决定。这个函数明确指出,我们用多少资本和劳动力,就能生产多少产品。

那些对生产有兴趣的经济学家,顶多也只是在总体水平上而已,也就是对整个经济体的增长。这条路线中最出名的老调,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美国竞争力的讨论,它说的是:“一国是生产薯片还是芯片,这个并不重要。”几乎没人意识到经济活动不同,结果可能不同——不只是产值不同,更重要的是生产能力的不同。而在提高生产能力上,制造业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在过去两个世纪,它一直是新技术和新组织能力的主要源头。

很不幸,随着后工业社会论调的兴起,加上金融部门在真实世界中越来越占主导,经济学界本来对制造业只是无视,现在已经转变为轻视。经常有人主张,制造业在新的“知识经济”中属于低端产业,只有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才会做。

然而,工厂不只塑造了现代世界,未来还会继续重塑世界。即使在所谓的后工业世界,服务业,这个据说是经济新引擎的产业,如果没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也不可能欣欣向荣。许多人都以瑞士和新加坡作为服务业带动繁荣的最佳例子,但实际上这两国跟日本,是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三个国家。

跟传统观点相反,我认为,要应对当今时代最大的挑战——气候变化,就必须提高生产能力,尤其是制造部门的生产能力。发达国家除了要改变消费模式,还要进一步开发绿色技术方面的生产能力。至于发展中国家,光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不良后果,就应该努力提升技术与组织能力了。而这两种能力,很大一部分只能靠工业化。

延伸阅读

e university press, 1989

f acker world london: zed books, 2009

[英]张夏准 资本主义的真相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t jackn 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 enoics for a fite p london: earthscan, 2009

s kuzs rowth: rate, structure and speed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n rosenberg side the bck box: technology and enoe university press, 1982

r rowthorn and j wells de-dtrialization and foreign trade cae university press, 1987

[美]约瑟夫·熊彼特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 出自英国民间童谣集《鹅妈妈童谣》中的一首,原句为:“how does your garden grow?”——译注

[2] 该章“productive capabilities”译为生产能力,“productivity”译为生产率。作者倾向于将前者用于国家层面,后者用于行业层面。——译注

[3] 其中“总”(gross)意味着这个指标没有计入资本折旧。第6章有相关解释。——原注

[4] 该书写作时间为2014年。——译注

[5] 2010年的数据是:芬兰39,韩国37,瑞典34,日本33,丹麦31,瑞士3,美国29,德国28。这些国家都属于研发占gdp比重高的国家。——原注

[6] 工业除了制造之外,还包括采矿、发电和天然气输送。有时,一些数据涉及整个“工业”,而不只是“制造”。——原注

[7] 直译为“砖和灰浆”行业,“砖和灰浆”常被用来比喻传统实体行业。——译注

[8] 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的统计,塞拉利昂的农业产出占比是59,利比里亚是58,中非共和国是57,埃塞俄比亚是51。——原注

[9] 根据世界银行2011年的统计,中国台湾地区是28,斯洛文尼亚是23,德国是20。——原注

[10] 在决定自然灾害的后果上,受影响地区的适应能力要比自然灾害本身的物理强度重要得多。举个例子,2010年海地地震夺走了超过20万条生命,但同样强度的地震,在日本可能只会夺走几个人的性命,而且多是因为意外或者不走运。——原注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