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女生 > 我在古代开书坊(系统) > 第73章 传世经典

第73章 传世经典(2/2)

目录

这每一座丰碑,都代表着一部青史留名的作品,上面镌刻的文字,都是后世的人们对它的评价。

宋凌霄猜测,或许丰碑的大小,与作品本身的影响力相关,同理,丰碑上文字的轻重,与评价的影响力有关。

他向迎面移来的两座差不多巨大的丰碑看去,左边正上方刻着三个清晰的大字“思无邪”,每个字都有一间房子那么大,这是孔子评价《诗经》的;右边正面则镌刻着潦草的“谪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评价李白诗的。

双峰并峙,一齐向宋凌霄后面移动而去,宋凌霄仰着脖子,仿佛通过了一座海峡一般,这海峡下方流淌的就是历史的长河,海峡两岸耸立的是人类智慧、文化的结晶。

他心潮澎湃,从未有过如此近距离地体会到文学丰碑给人带来的冲击力,他仰视着一座一座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头一次意识到“传世经典”这四个字的分量。

难道……

他的心跳猛地加快了几分。

想到一种可能,也许他会在这座“碑林”里,在这巨大的空间之中,寻找到属于凌霄书坊的一席之地?

这种想法,光是冒出来就觉得激动得无法自抑,他真的可以在这些巨著之中,获得立足的空间吗?

不知不觉间,周围的丰碑移动的速度慢下来了,宋凌霄抓着座椅扶手的手上出了不少汗,他抬头看去,只见一座同样熠熠发光的丰碑停在了他面前。

这是……

宋凌霄不由自主地从座椅上站起来,走下地去,一步一步踏上丰碑前的石阶,来到丰碑下方的汉白玉平台上。

他仰头看去,只见一列列评价次第展开:

“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同时说部,无以之上。”1

“深切人□□务,无如《绣像本第一奇书》,文心细如牛毛茧丝,凡写一人,始终口吻酷肖到底。结构铺张,针线缜密,一字不漏,又岂寻常笔墨可到!”2

“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3

“没有《第一奇书》,就没有四大名著之首。”4

宋凌霄一边走,一边看,连脖子都仰得酸痛了,可是,看到《绣像本第一奇书》的书名之时,他只觉得一切都值了。

忽然间,他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他。

宋凌霄愕然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就看见吴紫皋站在石碑另一侧的汉白玉平台上。

吴紫皋亦是一脸震惊:“宋公子,你怎么在此处?”

宋凌霄瞪着吴紫皋:“你怎么会在这里!”

吴紫皋快步走到宋凌霄面前,谨慎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看到没有第三个人了,才有些惶惶然地告诉宋凌霄,他不是离京了么,走的水路,刚才还在大运河里晃着呢,忽然间就感觉到船舱的缝隙里透出许多金光来,他还以为是天亮了,起床打开门一看,结果就走进这个诡异的地方了!

“这……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吴紫皋惊恐地盯着巨大的石碑,同时发现除了他眼前这一座,后面还有无数座,“怎么这么像坟场!”

“噗——”宋凌霄其实从进来开始就有点这种感觉了,但是他没敢往那个方向细想。

现在又多了一个人陪着他,虽然是没有战斗力又不靠谱的吴紫皋,可是他心里却安稳了不少。

而且,他也通过观察,了解到这座碑林的由来,现在,他就可以为一无所知的吴紫皋讲解啦!

“让我来告诉你,”宋凌霄一指他们眼前的这座巨大发光的石碑,“这,就是你的碑。”

吴紫皋脸色煞白,捂住胸口:“你、你不要吓我,我还想多活几年。”

“嗨,瞧你那点胆子,”宋凌霄得意地说,他拍了拍石碑的底座,抬头向上看去,“这不是墓碑,而是丰碑,每一个青史留名的作品都有一座这样的碑,在这座文坛的碑林里,矗立着大大小小的丰碑,而这一座呢,就是你的《绣像本第一奇书》的丰碑。”

吴紫皋诧异地顺着宋凌霄的目光往上看去,语气中仍然带着玩世不恭的调笑意味:“是吗?”

若是真有一座青史留名的作品组成的碑林,《绣像本第一奇书》肯定被划分在涩情园区。

说实话,如果真的有涩情园区,吴紫皋不介意把里面的书名都记下来,改天去藏书楼挨个借一遍。

“吴先生?”宋凌霄看到吴紫皋已经魂儿飞天外,脸上露出可疑的笑容,他在吴紫皋面前晃了晃手。

“嗯,我在听。”吴紫皋说道。

“你看到这上面刻的字了吗?”宋凌霄指给他看,“这些,都是后世的人对你的书的评价。”

吴紫皋一开始就没相信宋凌霄的话,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有那么高的价值,即便邸报上有那么多人为他发声,他依然认为这就是他娱乐自己、娱乐他人的作品,只不过其中增加了一些他的想法和人生经验罢了。

所以,当宋凌霄告诉他,这上面还写着后世的人对他的《绣像本第一奇书》的评价时,他就更觉得可笑了,他的书真的会流传到后世吗?又不是四书五经,看了也没什么用处,不过排遣时间罢了,何况改时易世,后世的人和今天的人显然过着不同的生活,他们还会对吴紫皋写的这些琐细的过时的日常内容产生兴趣吗?

不过,既然宋凌霄这样兴致勃勃地邀请他看一看碑上的话,他还是不要拂了他这位小伯乐的雅兴吧。

吴紫皋稍微往后退了两步,仰头去看丰碑上的文字。

看着看着,他的笑容消失了。

他脸上那副总是玩世不恭的神情,在读到丰碑上文字的这一刻荡然无存。

吴紫皋又后退了两步,仰着头,望着那些遒劲的笔触,那些仿佛从肺腑里掏出来的评价,那些……让他眼眶微微发热的文字。

真的是在评价《银鉴月》。

作者总是能一眼看出,一个读者的评价,到底深入到了哪一层。

有些人草草看过,连第一回 都没读下去,便自己臆测了一番作者的意图,这种评论,吴紫皋连对它发笑都觉得浪费力气。

有些人从头读到尾,其中的人物或是情节触碰到了他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作者深感共鸣,说出许多溢美之词,这类评论,作为创作者吴紫皋很感激,但也清楚他并没有这些人说得这么好。

还有些人,他们本身就是学识过人之辈,甚至自己也有过深刻的创作经验,这些人的评价或是一针见血,或是冷静客观,无论是褒是贬,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它们让创作者明白,自己的作品在同一创作谱系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如果他想要精进自己的技艺,应该向着什么方向努力。

眼前这座丰碑上,就刻着许多这样的评价。

这绝不可能是伪造的,吴紫皋无法想象,凭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力量,能够伪造出这么多种拥有不同积淀、不同口吻、不同角度的评论。

一向多疑的他,此刻亦是心悦诚服,他越看越是信服,越看越是热血沸腾。

不知不觉间,吴紫皋围着这座石碑转了一圈,将石碑上的文字仔仔细细读了一遍。

某种可以称之为灵光的东西,就这样照进了他的脑海,他再次回顾自己的作品,只觉得以前是站在庐山之中,不识全貌,现在却飘然于云上,俯瞰脚下,一切沟沟回回都清晰可见,那些蜿蜒的小径,那些走不通的死路,那些畅快平坦的大道,还有见不得人的深渊,此时,都在他心目之中,历历呈现。

原来……是这样的啊。

吴紫皋豁然开朗。

他猛地睁开眼睛,那些巨大的白色丰碑,丰碑上不同字迹的文字,全都烟消云散。

他的眼睛里似乎还留存着瞬时的记忆,还能看到一座座发光的白色巨塔,横亘在幽远的天幕之下。

吴紫皋眨了眨眼睛,渐渐地,船舱顶上的木板、周围木制家具的轮廓,在幽暗的光线里,模模糊糊地显示出来了。

他感觉到自己身下硬邦邦的床板,嗅到那股熟悉又呛人的霉味,没错了,这就是驶向江南的标船,这会儿应该正在大运河上晃着呢。

他是做了个梦吗?

吴紫皋不禁抬起手,捂住自己的额头。

这梦也太真实了,又真实,又离奇。

他竟然进入了一座全是巨大丰碑的碑林,每一座丰碑都代表着一部青史留名的作品,丰碑上面还刻着后世的评价?

他白天里也没想这些有的没的啊,难道是因为宋凌霄跟他说了一句,让他想想新书,他就幻想出了这么让人老脸通红的梦境?

难道,他竟然是这种渴慕虚名的人!而且意淫能力还特别强!活生生给自己意淫出了一个丰碑大花园!

诶嘛,还好梦境没有第二个人看到,否则他的老脸都要丢光了。

想想他围着丰碑转,当时差点激动地留下眼泪来,那个场景,如果被第二个人看到,他玩世不恭的形象就要崩塌了。

——当然,梦里的宋凌霄不算人,只是一个吴紫皋捏造出来的负责场景介绍的工具人。

吴紫皋轻轻舒了一口气,坐起来,点燃桌上的油灯,看着烛火在空气里跳跃,他忍不住又去回想那个梦境。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拿起了笔,坐到桌前,在纸上默写起梦里看到的评价了。

就算那个梦非常的荒诞无稽,这些评价,其实还是很有价值的。

吴紫皋蘸了蘸墨水,写了半行,定睛望去:

“香蕉皮比香蕉大。”

这什么玩意儿?

不是,他梦见的那些评价是真的很有见地啊,当时他还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所以才会坚定不疑地相信宋凌霄介绍的是真的,不是骗人的。

可是,为什么他默写下来的这句话——倒踏马的也很有道理。

吴紫皋定定地盯着纸面上那句话,仿佛被洗脑了一般,再也想不起任何一句梦中所见,满脑子都是:“香蕉皮比香蕉大。”

香蕉皮确实比香蕉大,否则怎么装得下香蕉呢,这真是一句至理踏马的名言啊。

“啪”,吴紫皋把笔摔在了纸上,一片墨迹溅起,掩盖住他写下来的唯一行字。

……

宋凌霄还站在“碑林”空间里。

他刚才眼睁睁地看见吴紫皋“啪”地一下消失了。

这什么情况?

明明刚才吴紫皋还像个欢脱的小鸟儿一样围着石碑转,将那些夸奖他的话颠过来倒过去地看,嘴里还念念有词地重复着,完全没有以前那副“我不在乎”“写着就是自娱自乐”“不想出版”的淡泊劲儿了,分明就像个作文得了满分的小学生!

下一刻,吴紫皋就不见了!

宋凌霄眯起眼睛,如果不是这地方太敞亮,全是汉白玉铺的大平地,他会以为吴紫皋由于太兴奋,一下子没站住,掉到台阶下面的阴沟里去了。

【温馨提示:您的作者“吴紫皋”已下线。】

宋凌霄:???

【温馨提示:“碑林”空间参观行程已结束,希望您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纪念品已发送至虚拟仓库,请注意查收。】

接着,宋凌霄眼前一晃,屁股又结结实实地坐到了办公椅上,眼前是他的大书桌。

他从虚拟仓库里调出名为“纪念品”的物品,一只小巧的象牙白石碑出现在书桌上,石碑与宋凌霄在“碑林”空间里见到的巨大丰碑一模一样,只是按比例缩小,甚至上面的文字都是一样的,只是缩得太小,只能看清楚最大的几个评价文字了。

宋凌霄将小石碑拿在手上,细细摩挲,想着,这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应该做成挂坠随身佩戴。

不过,君子不夺人所爱,这丰碑应该是属于吴紫皋的。

……

若干月后。

吴紫皋在江南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浑身沾满了铜臭味儿,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坐船途中做的那个羞耻的梦,至于小说嘛,他也好几个月没碰了。

忽然有一天,远方的邮差带来一封信,说是有人给他带的纪念品。

吴紫皋没想到还有人惦记着他,伸手接过用布袋子套住的纪念品,周围相熟的客商们都知道吴紫皋四处留情、玩世不恭的态度,因此都凑上来揶揄他,也想看看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东西。

谁知,布袋子打开,一向脸皮厚如城墙的吴紫皋,竟然羞得老脸通红,拼命将那个看起来像是个墓碑的白色小玩意儿塞到自己怀里,双手紧紧捂住,不让其他人看。

“什么东西啊,神神秘秘的。”

“老吴脸皮这么厚,也会害臊?可了不得了。”

“别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快让老哥们看看。”

吴紫皋架起胳膊,将旁边瞟过来的眼神挡住,他落荒而逃,躲进自己的房间里,整整一天都没有出来见人。

一天之内,只有送晚餐的小二,在进入房间时,听见吴紫皋自己念念叨叨地说:

“这是共生梦么?”“怎么办,被他看见了,要不要把他杀了灭口呢。”

小二听得背后直冒凉气儿,急急忙忙放下晚餐,夺门而出。

……

时间回到七月下旬,厌厌正式入住宋府的那一天。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出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2出自清代刘廷玑《在园杂志》。3出自明代袁宏道《袁中郎全集》。4出自图书管理员。

为了剧情好看调整了一些东西,如果感兴趣可以去全瓶梅和它在历史上的评价,还有江宁织造的公子隐喻的是曹雪芹,但是其实压根不是一个时代的,也不打算写出来了,就是带一笔说明它和全瓶梅的承继关系。

营养液明天统一感谢,鞠躬。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