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补窟窿(2/2)
只是他们没想到,转机会是这样的!
大宋朝三司都参与了,吕吉怎么会知晓朝廷会派人来呢联想到之前又传言,难不成吕家在朝廷真的有后台,竟然可以请动三司!
这件事已经不是一场商业竞争,已经上升到了朝堂争斗的地步,弄不好是会出事的。虽说目前局势似乎对吕家有利,但是天知道接下来会怎样。经历了之前的杭州叛乱与私盐案,只要是有心的杭州人,怎么敢轻看林县令郡王都倒台了,难不成吕家背后的人比郡王还要厉害
钱财是好,可要有命才能花才行。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本就是有风险的事情,朝廷要是真想治罪,他们一个个都跑不了。想必之前林县令也是顾忌吕家背后的人物,同时有没有什么真凭实据,所以也才隐忍不发的。
现在把林县令逼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可不好说有道是官官相护,要是真出了事情,官府兴许不会动吕家,可是他们呢说不定都会成为替罪羔羊。
一时间很多人心里都有些忐忑,对于比较理智的人而言,此刻赚钱多少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如何全身而退才是最要紧的。
可是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很多人懊悔不已。当初一时贪念,跟着庆和一起行囤积居奇之事,听信了吕吉的话,现在某种程度是被吕家给绑架了。不过想要脱离也不是没有机会,就看怎么选择了!
其实这就是一场赌博,赌的事林县令能够获胜,还是吕家背后的人更厉害所以这把迟来的刀,确实帮吕吉挽回了局面,从临死的边缘拉了回来。但是在某种程度也种下一个更大的危机,让更多人动摇,走向了观望的中间地带。
至于接下粮商们会怎么选择,那就要看,林县令与之章勾押官的交锋胜负了!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林昭接到消息的时候,章明元已经过了太湖,数日之内就会到钱塘。
三司的人突然要查常平仓,这让林昭有些意外,而且还直奔杭州,还是如此关键的时刻,这未免有些不同寻常。可是三司一向与制置三司条例司不对付,不像是吕惠卿的动作!
林昭心中有疑惑,更有担心,明明奏章已经送去了汴京,皇帝为何还要下旨调查呢是皇帝赵顼没有收到奏章,还是不以为然,有意如此的
如果是后者,后果是相当可怕的。倒也不知没有可能,毕竟在赵顼心目中当下最为重要的便是青苗法,耽误了此事,皇帝心中恼怒也是正常的。
但林昭觉得,应该不会是这样,通过与赵顼的几次接触,这位年轻的皇帝不是这种人,至少不会这么冲动,这么快翻脸不认。
那么一定是中间出了什么差错滑稽的是,同一天苏州江南河终于打捞了沉船,恢复了河道通行,那艘沉没的驿船也被发现。
驿船沉了,奏章也全部沉入了河底,这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结果。最为关键的事产生的结果和影响很严重。
没了奏章,便不能证明林昭之前有奏请。那么性质就变成私自动用常平仓粮食。而且从始至终,为了让奸商们摸不到头脑,方便维持市场,林昭都是在借助孟氏粮行出售粮食,平抑粮价。
但也很可能被说成是以权谋私,甚至是贪污挪用公帑,关键就看别人怎么看了,总之需要的是证据。
现在唯一正证明自己清白的,便是知州赵抃了。赵老先生素来以铁面无私著称,很有声望,他的证言应该很有说服力的!
只是赵抃一定会百分之百帮自己吗会不会因此事反而让赵老先生受牵连呢现在这一切都不好说,也说不清。所以必须未雨绸缪,至少要先应付了章明元才是!
可是,到底该怎么办呢
钱塘县常平仓的粮食几乎已经见底了,到时候该怎么向三司交代呢不止如此,还欠了蔡京许多的粮食,之前阴了人家一道,将蔡京蒙上船,现在不能再连累人家。
可是一时间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粮食填补亏空呢
填不上,后果必然很严重。一个是少不得有人要弹劾自己,说不定还会论罪。另外一个,杭州好不容才有起色的粮市只怕又要一塌糊涂,受伤害的终究还是老百姓。
这是林昭不愿意看到的。为今之计,粮食才是关键,林昭觉得,得去见见某人,尽量争取,将这个窟窿“补”上!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