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茶馆长谈(1/2)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不得不说安宁是个非常善于交际的人,三言两语便把气氛搞活。
李凡愚和她闲聊了一阵,都是围绕着大赛的话题。她是一个很会聊天的人,很轻易的就把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拉近。
待到一壶茶水已空,才话题一转,说起了正事。
她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手册和一沓厚厚的材料,递给李凡愚,道:“这是公司对概念完善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希望你仔细的看一下。我个人为你准备了一些材料,都是关于设计方面的,你可以作为参考。”
李凡愚粗略的翻了几下,那个手册倒是没什么,德国佬一贯的死板和墨迹。
但是那一沓材料,却让他感到有些沉重。
上面都是一些概念车设计的案例,有的是奔驰的,有的是其他品牌的。也许在外行人看来没什么,但是李凡愚知道搞到这些东西,是要付出很大力气的。
经验,是最宝贵的东西,尤其是对于蹒跚学步的中华汽车行业。
国外的车企,即使是在中华建立生产线,与国内的厂商合资生产,也不会把很核心的东西透露给中方。
他们垂涎于中华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碍于成本和政策,不得不与国内合作。但是另一方面,却想尽可能长时间的霸占这块蛋糕,不让民族的汽车工业发展。
他们一边享受着中华市场带来的巨大利润,一边将华人企业当做可以随用随弃的苦力。
而让苦力永远做苦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们学会核心的东西。
这就是国内总提到的——技术封锁。
关于技术封锁,有个最典型的例子;十多年前,国内三大汽车厂之一的伊旗公司,与德国国民汽车达成了合资意向,替德方生产的风靡一时的桑坦2型轿车。
当时德方开出的条件是与中方协同开发,但是当伊旗公司仿制桑坦2000的发动机进行逆向研发时,却被德方告上了法庭。
最终德方胜诉,那款发动机也随之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从此之后,伊旗为德方做了十年的生产,国民汽车的产品在中华遍地开花。而伊旗,却完全沦落成为德方的附庸。
李凡愚能想象的到,这份资料是有多么的来之不易。也完全能想象,安宁在奔驰做到现在的高度,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他捧着资料,道:“宁姐,这合适吗不会给你添什么麻烦吧”
安宁将茶具放好,避开了他的问题,笑道:“我注意你很久了,当时你们在慕尼黑获奖的消息传回国内的时候,可是让我开心了好久。你知道吗,这种大赛我也参加过。”
李凡愚奇道:“可是在我们去慕尼黑的时候,我的教授说这是第一次有代表中华的队伍参赛啊。”
安宁笑而不语,等了半天,才回答他:“遗憾的就是这一点,我大学是在布伦瑞克念的,所以当时代表的自然不能是中华。”
她见李凡愚有些尴尬,便转而说道:“不过好在你们争光了啊,这些资料,就算是姐姐送给你的奖励啦。”
别看李凡愚手机里揣着xapp这么逆天的东西,但是要是说起他的设计能力,别说是三学霸,就连程珂都把他完爆。
从开始到现在,李凡愚更多的是依赖历史进程未更改前的记忆,还有xapp的技术在发展自己。其实涉及到专业的层面,他还仍然是个渣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