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几家欢乐几家愁(2/2)
曹植固然很率真,做事情喜欢洒脱、不拘小节,但事情的轻重还是能够把握住的,他之所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只能说没有被立为继承人这件事对他的刺激确实太大了,也说明曹植已经破罐子破摔了。印象中曹操还没有因为什么事跟一个人如此较劲,抓住别人的过错不依不饶,可能这件事出在自己曾经宠爱的儿子身上,又发生在刚刚确定了继承人的敏感时刻,曹操因而更在意吧。
曹植还好办,他失去的只是未来的王位,有父亲的看护,尤其有母亲卞氏在,他还是安全的,而对那些竭力拥护过他的人来说,情况相当不妙了。
曹丕缺少父亲那样的开阔心胸,对过去反对自己的人他都记在了心里,并找机会报复,暂时收拾不了弟弟,收拾几个他身边的马仔还是绰绰有余的,更何况这也是巩固未来执政地位的需要,父亲自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早遭到报复的是丁仪,曹丕想收拾他,就让他当右刺奸掾,这种工作很容易出差错,然后找个理由就可以治他的罪,而曹丕的意思是丁仪最好自己识相自裁,但丁仪还想活下去。丁仪跟夏侯尚关系不错,夏侯尚跟曹丕关系密切,丁仪找到夏侯尚,给他叩头求他救自己,夏侯尚到曹丕那里求情,恳切地流泪不止,但曹丕不能原谅丁仪,后来还是找了借口把他杀了。丁仪的弟弟丁廙也同样死于曹丕之手,丁氏兄弟家中男子全部被杀。
杨修害怕曹丕报复,马上跟曹植疏远了关系,转而向曹丕靠近。杨修有一把由著名铸剑师王髦所铸造的宝剑,他把这把剑献给了曹丕,曹丕非常喜欢,经常佩带。在身边的这些人里曹植一直把杨修当真朋友看,跟他的关系最亲近,失宠后曹植仍像以前那样跟杨修来往,这让杨修倍感惊恐,但他也不能完全拒绝曹植。
曹丕没有对杨修动手,但杨修后来还是被曹操找了个罪名给杀了,时间并不是一般认为的曹操自汉中撤军时,而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当时曹操已不久于人世,他考虑生前要为曹丕接班扫除最后的一些障碍,杨修很有才学,又是袁术和袁绍的外甥,所以不得不杀他。曹丕称帝后有一次从洛阳宫殿里出来,刚好佩带着杨修送给他的那把剑,于是又想起了杨修,他听杨修说过这把剑的造剑师名叫王髦,就特意派人去寻找,居然找到了,曹丕亲自召见王髦,赏赐了不少东西。
荀恽、孔桂、杨俊、邯郸淳等人因为“站错了队”,也受到牵连,有的也被曹丕找个借口杀了,有的仕途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荀恽不仅不拥戴曹丕,而且最看不惯夏侯尚,曹丕很恨他,只不过荀恽死得比较早,加上他是荀彧的儿子,曹丕倒没怎么难为他。孔桂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他公开支持曹植,曹丕把他盯上了。曹操死后,孔桂任驸马都尉,这时候有人举报孔桂接受西域那边什么人的贿赂,答应帮人家跑官,曹丕下令彻查,后来把他杀了。杨俊后来到南阳郡当太守,曹丕称帝后的第三年到南阳郡视察,说当地市场不繁荣,就用这个借口把杨俊抓了起来,司马懿、王象、荀纬等人为他求情,杨俊叩头流血,曹丕都不答应。杨俊知道这是曹丕报复他,为了不连累家人,他在狱中自杀。大书法家邯郸淳因为支持曹植被曹丕所忌恨,尽管他很有才华,曾经得到过曹操的推崇,但曹丕一直不用他,让他到太学当教授,他倒落得清闲,活到94岁才死。
反观曹丕一党的吴质、陈群、司马懿、桓阶以及贾诩、卫臻等人,曹丕称帝后无不受到重用,吴质、陈群、司马懿逐渐掌握兵权,成为权倾一时的人物,贾诩、卫臻等位至三公,享受殊荣,两相对比,简直天上地下。还有更多没有载入史籍的人和事,因为牵扯进这场斗争而受到影响,有的因为支持曹丕而升官发财,有的因为支持曹植而饱受株连,曹魏的政局因此而动荡不安。
魏宫夺嫡对曹魏政权产生了很大的杀伤力,面对不断崛起的孙权、刘备等人,曹魏却花如此大的精力和代价搞内耗,从而放慢了对外扩张的节奏。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曹操多次领兵出征,但收获甚微,仅有的战绩也是靠运气和敌人的失误得来的,与建安初年天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情况完全不同,究其原因,内部不稳定是最重要的一方面。
曹操是个很精明的人,加上袁绍、刘表现成的教训摆在那边,本来不应该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犯糊涂,但偏偏就出了问题。某种意义上,这场斗争是由他引起的,如果一开始他的态度就旗帜鲜明,下面即使有人想兴风作浪,也形成不了气候。
曹操的另一个失误是在判断继承人的标准上,他喜欢曹植很大程度上缘于曹植的文采,以及反应敏捷,但选曹魏的接班人不是选作协主席,其标准应该更加全面,以曹植当时及以后的性格、才能和作为判断,他未必能成为曹魏帝国称职的领袖。
假如曹操从一开始就指定曹丕为接班人,曹植以及拥戴曹植的人也就没了想法,没有内部争斗,可以专心对外,无论对曹魏,对曹丕还是曹植,这都是最好的结果。可惜历史就是无论你是否愿意,该发生的都发生了。经过这几年的折腾,曹魏帝国形成了严重的内伤,只不过现在还不是那么明显罢了。